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总结部分拔甲加部分甲床清除术治疗趾(指)甲沟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部分拔甲并同时部分甲床清除术对56例趾(指)甲沟炎患者施行治疗,随访3~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占96.43%,好转占3.57%。结论部分拔甲加甲床清除术能有效治愈趾(指)甲沟炎,换药次数少,治疗时间短,费用少,能彻底消除病灶,不易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沟炎 部分拔甲 部分甲床清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左乙拉西坦应用于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8位我院收治的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使用左乙拉西坦6个月,把原有治疗期间的月平均癫痫发作频率与应用左乙拉西坦后6个月内月平均发作频率相对比,监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了左乙拉西坦后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频率有很大的变化,88位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74.45%(62/88),全部控制率达到30.68%(27/88),添加治疗后比添加治疗前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运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后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大力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成人 癫痫 左乙拉西坦 部分发作 添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每例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提供常规半月板全切除治疗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86.96%);观察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感染发生率(2.17%)显著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5.22%)、感染发生率(13.04%),两组患者间的疗效差异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疗效良好。

  • 标签: 膝关节镜手术 半月板 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喉功能重建中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进行肌皮瓣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诊断为声门癌需进行喉功能重建的患者40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试验组及采用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完成后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比患者经治疗后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两组患者的拔管率、3年及5年生存率以及局部的复发率。结果经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喉功能进行重建后,实验组患者的拔管率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3年和5年的生存率也大大提高,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安全性有所提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癌患者经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肌皮瓣喉功能重建后,患者的预后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使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且副作用及并发症大大减少,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肌皮瓣喉功能重建术扩大了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适应症,有利于在临床使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喉扩大部分切除术 肌皮瓣 喉功能重建 临床应用 声门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PS)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PS患者在原用药物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为期6个月,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1.6%,完全控制率为26.9%,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9%,主要包括嗜睡乏力、头晕、恶心呕吐、易激惹及食欲下降等,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的患者。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具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耐受性好。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癫痫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修补组行单纯修补术,切除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修补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切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修补组较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修补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并结合手术适应症,选用合适的术式,以发挥各手术的优势。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胃穿孔经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时,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在临床上均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以此来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单纯修补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 治疗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性胃穿孔治疗中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中选取20例,将其分为两组,胃大部分切除术为对照组治疗方式,单纯修补术为观察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时间均短,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为0%、中毒性休克为0%、十二指肠残端瘘为0%,术后感染为10%,低于对照组的10%、30%、10%、10%,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急性胃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肾肿瘤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2013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0例肾肿瘤患者,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行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45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15.56%(7/45),(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围术期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影响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据对卧床依从性不佳的原因有没有必要10例(7.09%),生活不便28例(19.86%),舒适度的改变适应不良27例(19.15%),担心形成压疮23例(16.31%),担心引起便秘26例(18.44%),无人照顾8例(5.67%),经济负担重9例(6.38%),其它原因(7.09%);依从患者与不依从患者对比疾病的回避与屈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卧床休息是肾部分切除术后护理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从加强疾病健康教育、预防褥疮、预防便秘、加强适应性体位训练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肾部分切除 绝对卧床 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与观察),将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方法患者设为对照,将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方法患者设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质量等各项指标。结果(1)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2)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7.5%、24.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以提高患者治疗质量为目的。采用单纯修补术则有着复发率低的优势,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灵活选择术式。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对治疗女性子宫良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因各种子宫良性病变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和经腹手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经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术后患者排气早,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体大部分切除 子宫动脉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作为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取60例肝部分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指标(下床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良好,可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 肝部分切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单纯穿孔缝合手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从2008年1月开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穿孔缝合手术、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2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远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单纯穿孔缝合术、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近期疗效相似,后者远期效果更好。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穿孔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于肝内胆结石患者应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手术与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就诊的肝内胆结石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探究其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1.55±18.43)ml、手术时间(98.27±10.32)min以及平均住院时间(10.25±2.38)d均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3.76±5.01)ml、手术时间(52.43±5.22)min以及平均住院时间(7.09±2.23)d,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 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部分切除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