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用魔术带固定监护仪导线的新方法,及监护仪导线固定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对患者的抢救效果影响。方法采用魔术带固定床边心电监护仪导线,使监护仪的三根导线分类收纳。结果用魔术带固定监护仪导线不仅整洁美观,更减少了由于患者压迫导线而引起的不适,降低了由于导线散落地面而造成牵扯或被脚踩的几率。同时,极大的方便了护士操作。结论魔术带牢固且拆卸方便。此方法简单易行且节省开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魔术带 监护仪 导线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并联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患者,设定不同的抗凝目标,比较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4年12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并联CRRT和ECMO治疗患者40名,根据抗凝目标分为两组(A组ACT180~200s,B组ACT200~220s)。对两组间抗凝效果(ECMO管道血栓开始形成时间、膜肺和CRRT管道的使用寿命)以及患者并发症(下肢血栓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ECMO管道血栓形成时间较B组短(33.11±7.45hVS46.67±12.30h,P<0.05)。A组CRRT管道使用时间较B组短(24.13±10.09hVS49.63±28.77h,P<0.05)。两组均无ECMO管道堵塞。A组7例并发伤口出血,而B组10例伤口出血,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RRT与ECMO并联支持治疗患者,ACT目标在180~220秒间,ECMO、CRRT均能顺利运转。在权衡患者出血风险,适当延长ACT时间,有利于延长CRRT寿命。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为经皮穿刺腋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观察两种手术径路安置起搏器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起搏器植入术,腋静脉组穿刺曝光时间长,但成功率高,电极操作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手术时间、电极参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途径较锁骨下静脉途径能避免锁骨挤压综合征发生,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