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控制及平均发作时间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提供临床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和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98例,其哮喘平均发作时间为8.4个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62例,其哮喘平均发作时间为2.6个月。依从性好组患者中病情完全控制率和部分控制率均高于依从性差组(30.6%vs16.1%,53.1%vs43.5%),差异显著(P<0.05)。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结果显示,依从性好的患者在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反应和总分这五项得分均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依从性与疾病控制情况有关,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哮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哮喘 依从性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抽取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无并发症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在2009年8月l日~2010年6月31日期间入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在2009年1月l日~2009年7月31日期间入住同一医院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为对照组。要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以实施临床路径手术治疗与未实施临床路径治疗作对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比分析结果。

  • 标签: 临床路径 平均住院日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对药学部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进行相关规定。而我国大部分医院门诊药房都面临着机械且繁重的老式药品的调剂方法,均希望能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药学临床服务中。但由于我国医院院内包括大量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对住院药房药品的调剂可以采用单剂量调剂法,而门诊药房不可采用此种方法。因此,门诊药房迫切需要一个规范而高效率的调剂方法。本文现对药房药品调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利用日平均数调剂法在药方药品调剂中的作用。

  • 标签: 日平均数调剂法 药学 药品调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通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术后24h空腹饮用健脾通气合剂,比较两组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的胃肠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口服健脾通气合剂,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功能 剖宫产 健脾通气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4年~2015年90例患者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作A、B、C三组。本院选用的是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相应的配套试剂,分析标本保持时间和温度对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结果标本全血温室(26摄氏度)放置,离心后温室(26摄氏度)放置6hAPTT结果和0h的结果相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室检测未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的APTT标本时,离心或未离心的标本在为开盖的试管中,保存在4摄氏度或室温下,应当选择标本采集4h内进行检测。

  • 标签: 标本 温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AP)分型诊断及其预后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检测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AP的患者,统计和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检查记录,确定分型,结合预后判断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CT分型21例为A型、24例为B型、15例为C型。A型患者病情轻,以积液和假性囊肿为主,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较短住院时间,无手术或死亡病例;B、C两型患者病情重,多出现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久、多例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胰腺炎使用螺旋CT分型,对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当前工作状态下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结果报告的时间(TAT),探讨影响急诊标本报告时间的主要原因,寻找缩短结果报告的途径。方法利用LIS系统的统计功能,收集生化实验室某月内的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出的各个环节所需时间,进行TAT统计并分析。结果门诊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48分,T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6.05%,满足预期目标;住院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111分,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12.55%,未能满足预期目标,标本从采集到上机是影响TAT的主要因素。结论优化标本的运送流程与标本接收高峰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增强与临床联系与沟通,才能进一步缩短急诊标本报告时间

  • 标签: 急诊生化 回报时间 TA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需求与入院宣教时间及与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3天以上且神志清的病人180例,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入院时轻度不适患者97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需要护士介绍主管医护人员、病区环境生活设施、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而对介绍各种制度,多选择在当日治疗护理后(占79%)。入院时严重不适患者83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95%选择刚入病房时介绍主管医护人员;而对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及各种制度的介绍则希望在第二天或病情稳定后介绍。结论应针对病人入院时的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的时间,采用灵活的入院宣教方式及内容,以使入院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把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作为入院宣教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标签: 入院宣教 时间与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护理管理的重点环节。方法在入院,交接班,健康教育,抢救病人,患者投诉,实习护士或新护士入科环节加强管理。结果有利于提高质量,降低风险。结论进行时间位点管理,能降低风险,减少纠纷。

  • 标签: 内科 护理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英简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英简APTT)检查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凝血检查的180例患者,利用计算机将全部患者入院编码打乱随机抽取进行平均分组,实验A组患者采集血量不足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为81,并采集合格血量标本(2.7ml)作为对照A组;实验B组患者采集血量不足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为71,并采集合格血量标本作为对照B组。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PT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APTT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B组患者的PT、APTT与对照B组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标本血量不足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简介:摘要部分急诊病人在急诊科的接诊处置中滞留时间较长,不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也容易造成医疗隐患和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诊病人中造成部分急诊患者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之最佳时间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与引产证实为胎儿畸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最佳时间。结果28例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与引产后观察情形一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检查在15~26孕周最为适宜。结论超声诊断在胎儿畸形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择最佳筛查时机,有利于提高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降低初生儿缺陷,提高优生优育率。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儿畸形 最佳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缩短预约患者候诊时间,缓解门诊压力,提升患者满意度,达到以患者为中心的目的。方法以消化内科为调查对象,跟踪记录每位医生就诊人次所需时间,精确计算每位患者的看诊时间,对预约患者的预约时间进行调整,从而缩短预约患者的候诊时间。结果调整前的预约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是30分钟,调整后的预约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为15.37分钟,缩短了近15分钟。结论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病种就诊时间的长短,来设定每个患者的预约时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标签: 门诊预约 候诊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短时遮盖和全天遮盖疗法对儿童单眼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依据采用的单眼弱视遮盖疗法不同分为每天短时6h组和全天24h组。同时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弱视进行分析。随访监测12个月以上,对患儿弱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弱视程度,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共完成监测单眼弱视患儿80例(80眼),其中短时遮盖组43例(43眼),全天遮盖组37例(37眼)。短时遮盖组治愈率62%,全天遮盖组治愈率64%,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685)。短时遮盖组有效率88%,全天遮盖组有效率89%,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08)。轻度、中度及重度弱视患儿中,短时遮盖组与全天遮盖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全天遮盖疗法比较,短时遮盖疗法对于儿童单眼弱视治疗效果相近。

  • 标签: 弱视 儿童 遮盖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足月单胎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于术后12~24小时拔管,对照组于术后6~8小时拔管。比较两组产妇舒适程度、术后排气时间及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产妇舒适度比对照组舒适程度有明显提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尿潴留和尿路刺激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2~24小时拔除尿更利于产妇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术 留置尿管 拔管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方法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同一份静脉血在室温下采血后不同时间RBC、WBC、Hb、PLT、MPV的结果。结果不同时间段测得的RBC、Hb、WBC、PLT无明显差异,MPV在4h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时间延长,MPV逐渐增大。结论除须特殊监测MPV的标本外,在室温下常规标本可在24小时内保持稳定。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放置时间 静脉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我院近三年来住院病人前十病种的构成及平均住院费用,为临床医护人员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ICD-10前三位为病种划分标准,分析前十位病种分布和平均住院费用的特点。结果病种数量由2015年的621种增至2017年的651种;II型糖尿病、肛肠科、风湿科病种最多,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前十位病种相应的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诊疗能力,增强患者防病治病意识,发挥中医药特色,增加诊疗手段,防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平均费用。

  • 标签: 前十位病种 统计分析 平均住院天数 人均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