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职业教育目前是我国教育主体,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教育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结合当前国情和校情及教学实际,提出相关实验教学改革设想,以期做到合理的分配和分工,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 标签: 职业教育 实验 教学 改革思考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方法。提出了实验物品的保管、使用、维护、人员管理、实验课的准备等相关管理措施。

  • 标签: 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实验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健康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方法对该校在校学生进行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该校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16%、22.6%、10.32%、9.4%、3.85%,女生视力低下、龋齿率均明显高于男生(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 标签: 学生 体检 健康状况 卫生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小型企业电焊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症或可疑职业病患者,加强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方法按照GBZ188规定,对在岗的76名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76名电焊工职健康检查中,各项指标均正常者33人,占43.42%,异常检出率为56.58%。其中6人疑似尘肺,阳性率7.89%,疑似病例主要集中在30-40岁年龄段。各年龄段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耳高频听力损失者4人,检出率为5.26%。结论该企业对电焊工的职业健康监护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粉尘对职工健康的危害,应引起该企业的重视作业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应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 异常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9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体检血压异常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9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体检者1637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1637例受试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肝脏功能检查、结核菌素实验、血压以及内科心脏听诊。在此其中肝脏功能检查共计1637人,进行结核菌素实验者共计1628例,9人未进行皮试,29例未看结果。结果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受检人数共计1637例,在此其中肝脏功能检查异常者共计23例,占1.41%。血压异常者146例,男性占17.2%,女性占6.12%。内科检查异常者共计8人,占0.49%。胸片结果检查异常者共计2例,占0.12%。结论太原市旅游职业学院体检结果不容乐观,血压异常者占据男性占17.2%,女性占6.12%。因此建议血压异常者、肝脏功能检查异常者开展再次复查而对于心脏听诊以及胸片检查结果异常者,进一步确诊,以尽早诊断疾病,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

  • 标签: 体检 血压异常 原因分析 学生群体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宝安区劳务工的职业卫生知识以及需求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工职卫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宝安区工厂聚集社区的劳务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劳务工总的职业为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4.56%,从四大知识类别来看,职业卫生基本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达67.74%,而有机溶剂类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低,为44.23%;86.03%的劳务工希望了解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希望了解的职业卫生方面知识主要为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常见职业病的症状、防护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获得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网络和宣传资料。结论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就是充分了解劳务工的人群特点,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并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不断创新和完善健康教育方式,建立起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推动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纵深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 标签: 职业卫生 知识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免疫水平等情况,为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择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14—2016年入学的6597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入学的新生间HBsAg和抗-HBs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女生HBsAg阳性率低于男生,城市组HBsAg阳性率低于农村组,城市组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极易在聚集性集体生活中传播,高校应对学生普及乙肝基本知识,提高保护意识,同时做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可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sAg 抗-HBs 大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推进临床药学在该科的发展以及为医院药品采购、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心血管药物分类,以药物通用名统计用药金额及比例.以限定日剂量法求算DDDs值,即用药频率。结论我院心脑血管科用药注重中西药并举,抗高血压﹑调血脂﹑预防冠心病上的用药逐年继续增加。

  • 标签: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率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院医工角度,以医疗设备的保养、医疗设备质控、医疗设备的维修、医疗设备工程师职责转原因变等几方面的工作体会,阐述了医疗设备工程师在现代医疗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角色转变及重新定位。

  • 标签: 设备保养 医疗设备维修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职责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州城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1539对来自常州城区参加孕前健康检查的计划怀孕的夫妇,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流程,收集体检及化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共3078人,共筛查出异常人群1603人,异常率52.08%,女性异常检出率54.39%,男性异常检出率49.77%。不同年龄组异常情况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计划怀孕夫妇身体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因素实施医疗干预,最终达到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目的。

  • 标签: 孕前优生 健康检查 不良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天宁区不断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但是随着环境、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免疫规划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主要分析了天宁区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不断满足城乡群众享受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服务的需求。

  • 标签: 免疫规划 工作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在日常检查中收集的辖区内口腔诊疗机构信息数据,探讨辖区内口腔诊疗资源的结构、分配情况。

  • 标签: 口腔诊疗 资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536例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分析,评价其妊娠中期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对孕15~20w孕妇血清AFP、Free—B—HCG、uE3的浓度进行检测,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妊娠261例,筛查阳性率为4.7%,2例经羊水检查确诊唐氏综合征,而在低高危妊娠中发现1例唐氏综合征患儿。检出神经管缺陷高危妊娠38例,筛查阳性率为0.7%,均经过B超检查,共检出4例神经管缺陷胎儿。检出18三体综合征61例,筛查阳性率为1.1%,1例经羊水检查确诊l8三体综合征。结论利用孕妇血清AFP、free—B—HCG、uE3进行孕中期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NTDs无创伤性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和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对优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神经管缺陷 18三体综合征 产前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适合常州市流动人口高危妊娠的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流动人口高危妊娠的管理模式,让孕产妇死亡率得到降低。方法将我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2463例作为对照组,再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2181例作为研究组,此期间研究组有给予一系列措施进行干预管理,比较两组孕产妇死亡率、高危妊娠检出率等指数。结果比较两组高危孕产妇检出率,研究组38%比对照组44.98%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孕产妇死亡率,研究组0%比对照组0.04%明显要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层高危妊娠管理模式后,对流动人口高危妊娠管理有一定规范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孕产妇 高危妊娠 流动人口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和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的数据,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天宁区1个乡镇,6个街道7149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为超重、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及饮酒、高盐及高油脂饮食、睡眠质量差、精神压力大、静坐及体育锻炼运动量不足等。结论慢性疾病是危害天宁区居民健康主要原因,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尤其是控烟、健康饮食、增加体育锻炼等方面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 标签: 社区居民 慢性病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州地区慢性荨麻疹与过敏原之间的关系,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德国MORA-RM200生物共振仪对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检测,并对过敏原的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为89%;前10位的过敏原为螨和昆虫75例(62.5%),花粉42例(35%),谷类38例(31.67%),鱼类36例(30%),坚果30例(25%),动物皮毛28例(23.33%),霉菌27例(22.5%),水果20例(16.67%),食品添加剂18例(15%),乳制品17例(14.17%)。结论地域不同过敏原的种类亦不同,常州地区慢性荨麻疹由多种过敏原引起,生物共振检测过敏原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生物共振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常州市某镇居民肿瘤发病及分布情况。为评价恶性肿瘤对该镇居民健康危害程度及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2013年《常州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报告的某镇肿瘤病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镇户籍人口恶性肿瘤发病的特征与趋势。结果3年来该镇共报告恶性肿瘤675例,其中男性414例,女性261例,60~69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72.5/10万,44岁以下年龄段人群男性发病人数低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74岁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年间男女性发病率居第一位的分别是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为141.7/10万和64.1/10万。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该地区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高于女性,肺癌发病居首位,60岁以上老年人是恶性肿瘤高发病人群,开展恶性肿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是当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