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分针工具急诊分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性纳入2012年7月-11月共3890例患者进行非同期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1959例,试验组1921例采用新分工具进行分,比较分护士判断两组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结果不同年资分护士使用新分工具后其分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分工具的使用提高了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的准确率。

  • 标签: 急诊分诊 分级分诊
  • 简介:摘要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可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服务,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但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双向转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及其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 标签: 双向转诊 医改 医疗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急诊分中运用不同预检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预检分模式,而观察组则运用系统化预检分模式,两组的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分准确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分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院急诊科运用系统化预检分模式可以提高分质量。

  • 标签: 急诊分诊 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服药指导出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病人254例,按出院的顺序奇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行按医嘱服药,而观察组给予规范服药指导。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病情的控制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病情稳定及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服药指导改善了出院精神病人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规范服药 精神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首接受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接受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阳性症状,精神症状急起,病情严重者易接受住院。住院者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最多,合并躯体疾病以高血压最多,自己主动住院者少。结论提高家属对老年期精神疾病的认识,加强宣教,提高首住院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 标签: 首诊 老年精神病 接受住院 提高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我院2011年1-12月门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常用的6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1。结论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干部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采用强化心理指导方法精神状况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干部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且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并强化心理指导,仅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两组老年干部慢性病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以后,研究组的患者精神状况显著的优于参照组,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对于老年干部慢性病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通过强化其心理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负面情绪的发病率。因此,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心理指导 老年干部 慢性病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指导活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未实施康复指导时,围绕精神病程度、身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工作能力、社会的可接受性等六个方面加以评价。现30例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和居家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小组游戏。经康复指导后,再次与患者相关的六个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对比前后评价结果,总结康复指导活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经验。结果患者经康复指导后,除身体功能、精神病程度外,其余四个方面均优于康复指导前,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除必要治疗护理外,采取增强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居家生活自理能力及小组游戏等康复指导活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指导 生活自理能力 社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松江区精神障碍患者双向转的运行现状,探讨双向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根据2013年我院门诊和出院患者数据,通过收集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转成功和未实现转的原因。结果2013年我院双向转的患者总数为272人次,转入患者30人次,占总人次的11%;其中转出患者242人次,占总人次的89%。转入与转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转以男性患者为主,达63-66%之间,病种以精神分裂症居多,为80%以上。结论目前松江区精神障碍患者双向转,特别是上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双向转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并需社会共同参与。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双向转诊 对策
  • 简介:摘要X线检查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患者的身体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文中分析了我院三十年以来在X线检查中患者出现的误诊、漏的各种原因,促使了我们在将来工作中尽量减少误诊、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误诊 漏诊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首先阐释了实施药品安全规制路径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药品产业安全发展现状,最后结合新的药品产业发展背景,深入探究药品安全规制路径的优化策略。

  • 标签: 药品产业 安全规制 路径分析 策略
  • 简介:摘要药剂科是负责医疗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提高医疗保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药剂科的职能也受到不断挑战。药剂科要加强药品流通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 标签: 药剂科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康复指导活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康复指导(包括疾病,药物等方面的知识,社交技能和家庭和团体游戏的自我保健能力等)。观察期为12周,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估指导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个体化康复指导后,BPR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SSPI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体康复指导活动能有效提高其社会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指导 生活自理能力 社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面临新医改形势,在药品零差价背景下,探讨医院药事管理的新常态。方法从药事管理组织、人员管理、合理用药、临床药学等方面阐述工作重点和服务理念。结果与结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应建立药事管理转型的服务理念,优化药事管理组织结构,加强药学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大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积极推进临床药师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零差价 药事管理 新常态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1月12日,爱尔兰希尔生物制药公司宣布,以52亿美元收购美国罕见病药物研制企业NPS制药。希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弗莱明?奥恩斯科夫表示,公司未来将把重点转向罕见疾病药物领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护士实施分干预,提高专科门诊病人就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1年11月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00例病人都实行分干预,立即就诊的发红牌,暂缓就诊的发黄牌,可以延缓就诊的发粉牌,观察就诊秩序、待时间及病人家属满意度。结论口腔门诊护士实施分干预,能提高病人就诊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口腔科 门诊 分诊
  • 简介:摘要阙分上、中、下三部,现指眉间;明堂指鼻部,本文从《内经》《伤寒论》和清代《望诊遵经》论阙、明堂色的出处、重要性,并谈一下自己的临床运用经验。

  • 标签: 明堂 色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患者快速分在急诊预检分中的应用。方法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ACS预检分的流程,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准备及用药,比较运用此方法后分的效果。结果ACS患者分流程实施后分准确性、抢救措施和医护病情判断一致性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ACS患者分流程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使用ACS预检分流程后,提高了护理人员分此类患者的准确率,减少病人就诊时间。

  • 标签: ACS 胸痛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产科长途转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科长途转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措施贯穿应用到转至分娩全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接受分娩镇痛,分娩方式及产科并发症、产妇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镇痛接受率及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及产科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长途转孕产妇中的应用,能减轻焦虑和宫缩痛,增强产妇分娩信心,提高分娩镇痛接受率和自然分娩率,明显地降低剖宫产率,有效地提升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长途转诊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