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命质量与临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30例患者,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生命质量进行观察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的尿常规、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和血生化检查等资料,对比分析患者生命质量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氯离子、PH和患者的生理功能(PHD)得分呈正相关,二氧化碳分压和体温同患者的PHD呈负相关(P<0.05);氯离子、红细胞计数和心理功能(PSD)呈正相关,体温和PSD呈负相关(P<0.05);尿比重和社会功能(SOD)呈负相关,氧分压和SOD呈正相关(P<0.05);ALT、AST、氯离子以及总胆红素同疾病特异模块(SPD)呈正相关,体温和SPD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分最低,氯离子、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体温等都和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存在相关性,因此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加强这些项目的关注,从而促进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临床指标 生命质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眼是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人体自外界摄取信息的85%以上来自眼的观察,故将眼和脑、手并称为人体的三大智力器官。人眼是如何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最终形成视觉的?下面就视觉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功能、成像原理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 标签: 视觉 形成基础 成像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0-3月龄新生儿进行视觉相关检查,了解新生儿视觉系统发育规律。方法通过对600例0-3月龄正常新生儿分为3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以及屈光检查,记录FVEP的P2潜伏期、振幅以及屈光检查的球镜、柱镜数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观察新生儿视觉传导功能以及屈光状态。结果0-3月龄所有新生儿FVEP的P2波潜伏期平均值为(158.42±20.74)ms,95%可信区间为(153.42―163.42)ms,振幅平均值为(6.30±4.09)μv,95%可信区间为(5.40―7.20)μv;0-1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58±1.39)DS,柱镜平均值为(-1.56±1.16)DC,1-2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09±1.52)DS,柱镜平均值为(-1.91±0.62)DC,2-3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11±1.27)DS,柱镜平均值为(-2.10±1.71)DC,三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月龄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正常参考值为153.42―163.42ms;3月前各组婴幼儿的球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光随诊时间定为大于3个月。

  • 标签: 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Chf病症)患者给与中医症候方面的客观化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医疗机构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之间存在Chf病症的68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作为实际研究对象,利用spss19.0软件给与回顾性的研究分析。结果68例Chf病症患者中高龄患者居多,51例患者年龄集中在70岁到89岁之间,实际占比为75.0%(51/68);患者原发病集中在冠心病以及肺心病和风心病中,其中主要以冠心病为主,59例患者为冠心病原发病,实际占比为86.7%(59/68);本研究中共有6种证候,选取中医证候例数≥5,分别为23例患者为血瘀气虚证,9例患者为心肾阳虚证,10例患者为痰浊闭阻证,23例患者为夹瘀气阴两虚证。Chf病症患者LVEF(心功能左室射血指标)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存在Chf病症患者而言年龄>70岁患者居多,同时以冠心病作为主要的原发病。临床中医证候具有复杂化分布状况,患者LVEF指标可以作为现今中医辨证的相关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中医证候 慢性心力衰竭 客观化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SMILE术34例(68眼),FS-LASIK术34例(68眼),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并发症及视觉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均不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SMILE组术后3月及6月裸眼视力及屈光度优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FS-LASIK组较SMILE组更偏向近视化。FS-LASIK组术后早期1例(2眼)欠矫,术后6月有1例(2眼)屈光回退。术后3月及6月,FS-LASIK组夜间眩光、干眼评分较SMIL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术和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SMILE术术后视力恢复更稳定、视觉生活质量更好。

  • 标签: 激光 飞秒 角膜基质 高度近视 角膜磨镶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与衍射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385只眼,根据晶体设计原理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衍射多焦型)和研究组(B组,区域折射多焦型)。A组共192只眼,B组共193只眼。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远、中、近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裸眼远、中距离与最佳矫正远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裸眼近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最佳矫正近视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衍射多焦型人工晶体植入的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和最佳矫正中距离视力与区域折射多焦型人工晶体无明显差异;在裸眼近视力方面,区域折射多焦型人工晶体优于衍射多焦型人工晶体。

  • 标签: 多焦型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觉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实践毕业考核效果。方法选择既往参加毕业实践考核的的学生160例,比较参加传统理论实践考核与(OSCE)两组的毕业考试得分及其参加执业医师实践考试得分。结果OSCE考核更体现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医师实践考试的符合度更高,(P<0.05)。结论OSCE能客观地反应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OSCE 考试 技能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影响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群落分类及探讨造成手术感染的客观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监测分析,应用细菌培养方法筛选出手术部位易感染的菌落群及通过软件分析归纳出造成切口感染的潜在高危因素。结论我院检测出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检测比例的50%和16.67%。年龄、Ⅱ、Ⅲ类切口、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以及低蛋白血症是普通外科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与调控有利于降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菌落分类 高危因素 普通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不同分型的客观指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辩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非痰瘀组和痰瘀组。痰瘀组再分为痰证组、瘀证组、痰瘀互结证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结果非痰瘀证组、痰瘀证组血清CRP、FIB、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瘀证组血清CRP、FIB、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CRP、FIB、TNF-α、IL-6水平按痰证、痰瘀证、瘀证依次升高(P<0.05)。结论痰瘀证(瘀证指标最高)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型,此证型患者血清CRP、FIB、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痰瘀证组,CRP、FIB、TNF-α、IL-6可为不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这为不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辩证治疗的标准化、客观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 标签: 不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瘀证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低年资护士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OSCE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目前的理论授课与技能培训。两组均接受6个月培训,比较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士培训后核心能力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CE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急诊低年资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视觉训练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弱视斜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斜视患者)30例,对比组(弱视患者)30例,均给予视觉功能训练方式开展治疗研究,然后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61.6%,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视觉功能训练疗法治疗斜弱视患者的效果均比较突出,安全性高、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视觉训练 弱视 斜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弱视及斜视患者采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弱视及斜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29%,与对照组的74.29%相比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期间,应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眼视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降低斜、弱视复发率,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弱视 斜视 视觉功能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等客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化抗心衰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真武汤,两组治疗均以1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C反应蛋白(CRP)水平、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使用加味真武汤能够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患者CRP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结论加味真武汤具有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CRP水平、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加味真武汤 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水泛兼血瘀证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接收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结果显示占比最大的是阳虚瘀阻型,为23.75%,其次为痰浊内阻型,占比20.00%。阳虚瘀阻型的血脂水平与其他证型无差异性(P>0.05),痰浊内阻型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其他症状,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主要是痰浊内阻型、阳虚瘀阻型,与痰浊内阻型有关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证型分布 客观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基层医院外科病区的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病区内备用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采用视觉提示管理方法,将每种药品用颜色与数字相结合进行标识,按序放置,采取固定药品基数,循环运作的方式,并制定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结果采用药品视觉标识管理两年中护士摆错药物发生率由前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同期的86.7%,上升至99.6%,护士药品工作满意度有原来的89.6%上升至98.2%,使用中未发生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均安全用药。结论基层医院病区药品的视觉标识管理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病区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 病区 药品管理 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配合视觉训练治疗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疗效。方法选取84例(168眼)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84眼)和观察组42例(84眼)。对照组给予视觉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角膜塑形镜配合视觉训练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和眼轴。结果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平均屈光度降低,平均眼轴缩短,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合视觉训练在青少年初发性近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并缩短眼轴,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视觉训练 青少年初发性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视觉电生理技术在中医眼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视力色觉障碍患者随机选取68例作为本研究病例,所选68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接受假同色图测验,研究组接受视觉电生理技术检查,将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确诊率,研究组94.12%明显比对照组79.41%要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视力色觉障碍疾病上,可考虑将视觉电生理技术检查方式作为首选诊断方式,此方式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疗效 色觉辨别力 色觉障碍 视觉 电生理技术 中医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P300的差异。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或躁狂发作诊断标准113例患者进行P300检测,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P300潜伏期、波幅、波面积的差异。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P300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波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视觉P300潜伏期可以作为鉴别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P300 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