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玻璃纤维桩与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对外伤性恒前牙冠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2例小儿外伤性恒前牙冠折病例,实验组联合应用玻璃纤维桩及纳米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对照组应用纳米复合树脂进行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满意度评分及脱落率。结果随访1年,实验组修复满意度、无脱落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玻璃纤维桩与纳米复合树脂进行小儿外伤性恒前牙冠折修复脱落率低,修复满意度高。

  • 标签: 儿童 恒前牙冠折 玻璃纤维桩 纳米复合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共选取研究对象72名,均为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患牙110颗,采用Excel表格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中36人,55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剩余36人,55颗患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金属核桩修复,实验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修复,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修复后,实验组患者的松动脱落率为5.56%,对照组患者的松动脱落率为22.22%,实验组的松动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中,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修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牙齿松动脱落问题的发生,改善修复水平,提升修复效果。

  • 标签: 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 修复 前牙牙体缺损 研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症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以玻璃酸钠注射液为治疗组,以曲安奈德注射液组为对照,对439例KOA进行随机分组,疗效研究、分析。结果玻璃酸钠治疗组能在膝关节腔内起到明显的润滑作用,改善滑液组织的炎性反应,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玻璃酸钠治疗组是一组较为理想的关节腔内润滑剂,是保守治疗KOA的有效手段。

  • 标签: KOA 玻璃酸钠组 曲安奈德组 穿刺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0只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单独马蹄形裂孔13例,单独圆孔者3例,巨大裂孔者2例,马蹄形裂孔合并圆孔者2例。单独马蹄形裂孔均可见有桥状视网膜血管或者撕脱的血管,单独圆孔者均位于赤道部以后,裂孔周边可见明显断裂的血管。患者20例眼手术后均解剖复位。A组10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5例,>0.5者3例;B组5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2例,>0.5者1例;C组5例,术后视力0.3~0.5者1例,无>0.5者,0.1~0.3者2例,<0.1者2例。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诊断明确后早期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视力。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02例102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2例患者手术治疗过程顺利,视力恢复良好。结论临床通过对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玻璃体 切割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混浊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2年1~2014年6月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对照组82例,所有患者首先实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碘肽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平地木颗粒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90例患者,显效46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91.1%;对照组82例患者,显效34例,有效30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玻璃体混浊疾病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氨碘肽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混浊 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摘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52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对48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48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提高49眼,视力不变2眼,视力下降1眼;术后6个月随访,48例患者眼压平均(18.5±9.0)mmHg和术前(12.5±5.6)mmHg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出现16例并发症。结论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摘出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效果理想,安全可靠,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效果理想,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8.98%,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3.06%,总有效率为95.9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的改善症状,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外伤性眼内炎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从术前,术中,术后对8例外伤引起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这8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均有效,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一例患者伤眼视力达0.3,无一例眼球摘除。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配合积极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有效控制炎症,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眼内炎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人流的孕妇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实验组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孕妇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麻醉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且异丙酚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流产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够缩短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减少异丙酚用量,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9%,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靶控静脉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 异丙酚 芬太尼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需麻醉患儿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5例,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方式;对照组45例,采用以氯胺酮肌注麻醉为基础的静脉麻醉方式。记录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诱导时间为(36.5±5.7)s、术后苏醒时间为(17.2±1.9)min、心率为(130.2±25.9)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样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出现3例躁动、1例肌肉颤动,发生率为8.89%,组间比较,χ2=2.355,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麻醉中,具有良好可调节性,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更短,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麻醉 静脉麻醉 七氟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CT表现。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例证实的63例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的CT图像,由2名从事胸部影像诊断10年以上医生通过评估病变部位、形态、大小、边缘、边界、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右肺36例,左肺27例,结节最大径0.73~2.84cm,平均1.86cm,形态不规则形12例,圆形、类圆形51例,深分叶8例,浅分叶42例,毛刺征45例,瘤-肺界面清晰43例,不清晰20例,混合磨玻璃结节40例,纯磨玻璃结节23例,见斑点状密度减低影23例,“空泡征”33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5例,支气管连续性中断12例,支气管扭曲、走行僵硬43例,血管穿行病灶18例,血管集束征19例;胸膜及叶间胸膜凹陷28例。结论CT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早期判断,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含玻璃酸钠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与市售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对角膜上皮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家兔角膜上皮细胞,采用MTT法进行角膜上皮细胞活力的检测,同时进行一般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市售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组比较,含玻璃酸钠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组角膜上皮细胞连接紧密,生长状态良好。MTT结果显示,与市售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组比较,含玻璃酸钠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组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含玻璃酸钠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组与市售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组比较,可显著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生长。

  • 标签: 玻璃酸钠角膜上皮细胞MT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三药简称复合药物)对中期引产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到我服务站受理终止中期妊娠者,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采取传统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B组在A组处理的基础上,于次日在其阴道后穹窿塞入米索前列醇100ug~200ug;C组在B组处理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150mg。结果引产时间C组为12.91±2.32小时(h),B组为18.23±4.60h,A组为23.18±5.20h;完全流产率C组为93%,B组90%,A组51%;后一组与前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引产,可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并明显减轻引产者的痛苦,很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 中期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复合伤的救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2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6例(85.71%),死亡6例。结论在严重复合伤的救治当中,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患者全面评估,观察病情变化,以科学的方式开展救护工作,辅以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残废率。

  • 标签: 复合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复合桩核技术对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的优点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随即抽取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这一年的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对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的患者病例20例,其中共有残根残冠39颗,全部采用复合桩核修复技术对患牙进行修复,修复结束后通过随访,对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独有优势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牙的修复治疗均顺利完成,在修复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全部39颗患牙中成功修复者35颗,修复失败者4颗,修复的成功率可达89.7%,效果比较明显。结论采用复合桩核技术对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其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治疗时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复合桩核 修复 后牙 残根 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