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用于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先兆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黄体酮每日20mg肌注治疗;而观察组150例患者则采取首剂给予地屈孕酮40mg口服.随后每q8h口服地屈孕酮10mg进行治疗,两组均用药至症状消失。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效果。结果对照组先兆流产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7.3±2.5)d,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则为(6.8±2.8)d,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143例,保胎成功率为95.33%,流产7例,流产率为4.67%;而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145例,保胎成功率为96.67%,流产5例,流产率为3.33%,可见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比对照组略高,但经检验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地屈孕酮与肌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实际上口服治疗相对肌肉注射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能够避免肌肉注射引起的紧张及疼痛不适。因此口服地屈孕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孕酮(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4-10周孕妇100例,自孕4周阴道开始少量出血时起至孕10周,每周检测HCG和P浓度,分为正常早孕组、先兆流产组和难免流产组。结果正常早孕组HCG在约8周时达到高峰,P波动18-44ng/ml之间;先兆流产组HCG在孕7周后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难免流产组HCG无峰值出现,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值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结论妊娠早期血清P和HCG浓度变化可以初步预测先兆流产的发生并预测其预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血清孕酮 血清HCG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先兆流产孕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住的60名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名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0名孕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孕妇心理状态、保胎成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心理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先兆流产孕妇的孕妇进行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减轻或者避免孕妇发生不良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干预在先兆流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以期为提高患者保胎成功率提供一些帮助。方法通过随机选择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时间段内所收治70名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胎治疗,而实验组则在常规保胎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相同时间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体如下①保胎成功率对比中,实验组91.43%(32/35)高于对照组65.71%(23/35);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25.71%(9/35)低于对照组54.29%(19/35);③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实验组82.86%(29/35)优于对照组45.71%(16/35);④平均住院时间对比中,实验组5.2±2.1天少于对照组9.8±3.2天。另外,以上四项对比结果中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先兆流产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常规保胎治疗联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同时更在提高患者保胎成率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此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护理干预 临床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孕酮、雌二醇水平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99例来院就诊的早期妊娠妇女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结果正常妊娠组孕酮(P)、雌二醇(E2)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也高于难免流产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妊娠组P、E2和β-HCG水平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检测都可作为诊断先兆流产的重要指标,还可以作为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判断和保胎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 标签: 雌二醇 孕酮 先兆流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先心病围术期肺炎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30例先心病围术期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个15例,实验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10-4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行静脉滴注,1次/d;某种抗生素行静脉滴注,2-3次/d。对照组采用某种抗生素行静脉滴注,2~3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总治愈率为92.33%,两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先心病围术期肺炎的疗效好,具有退热、消炎、化痰的作用。

  • 标签: 痰热清 先心病 围术期肺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像学技术CT在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住我院进行手术的先心病患者60例,且术前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和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学金标准之间的差异,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诊断手段检出率差异。结果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该60例患者中发现存在心脏畸形者51例,存在血管畸形者48例,且该60例患者术前均同时使用CT和超声心动图(TTE)等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测。其中通过CT手段诊断出心脏畸形患者47例,存在血管畸形患者41例;同时TTE结果显示心脏畸形患者39例,血管畸形患者32例。卡方检验结果显示,CT诊断方式在心脏畸形和血管畸形检出率方面均优于TTE诊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心脏畸形检出率为92.16%,血管畸形检出率为85.42%,TTE心脏畸形检出率为76.47%,血管畸形检出率为66.67%。结论CT在先心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是术前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先心病 CT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体酮疗法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7例实施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率2.99%(2/67)低于对照组的11.94%(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治疗可降低流产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黄体酮疗法 先兆流产 流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分别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6.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与分期尿道成形术在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男性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Ⅰ期阴茎伸直,包皮皮瓣转移,6月后再行Ⅱ期尿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87.9%;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1.8%,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16±1.19)d,平均住院费用为(6538.49±269.74)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发生尿瘘1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术后发生尿瘘2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的尿道下裂治疗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进行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修复效果理想,手术成功率与安全均较高,尿瘘发生率低,治疗周期短,患者痛苦少,并能节省住院费用,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尿道下裂 带蒂包皮内板 尿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中应用胎儿心脏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孕妇采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胎儿心脏情况,进而观察胎儿是否有出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结果胎儿畸形率检出情况,胎儿超声心动图对1800例孕妇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152例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检出率为8.4%,有现漏诊25例,漏诊率为1.1%。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产前筛查中具有尤为重要的诊断价值,其可以实时观察到胎儿的心脏情况,做到孕期先天病早发现,进而对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和准备,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 标签: 先天性 心脏结构畸形 胎儿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运用水胶体敷料为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10月为600例先心病患儿运用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的情况。结果未发生患儿皮肤破损或感染。结论运用水胶体敷料对先心病患儿进行有效地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大大减少患儿肉体及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利浦iCT双低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50例,采取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采取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研究组(采取超声心动图+飞利浦iCT双低技术进行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和手术的结果相互比较。结果研究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飞利浦iCT双低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改善术前疾病的确诊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iCT双低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在先兆子痫孕妇所生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1例新生儿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两组,其中包括30例母亲患先兆子痫的新生儿(A组)和41例母亲正常妊娠的新生儿(B组)。结果A组新生儿与B组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67.7%(20/30),19.5%(8/41)。两组数据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16.9,P<0.01)。结论先兆子痫母亲所生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高于正常妊娠的新生儿。

  • 标签: 先兆子痫 二维超声 新生儿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者实施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72例胆道疾病的患者为研究目标,均给予超声检查,然后与手术造影进行对比,对其诊断的准确率和胆囊大小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查,72例胆道患者中,经手术造影诊断后显示,其中胆道闭锁的有5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有14例;而经超声检查后显示,患儿出现胆道闭锁的有46例(占手术造影检查的79.31%),肝炎综合征的有11例(占手术造影检查的78.57%),超声诊断后其胆道闭锁的诊断率较手术造影低,P<0.05;同时对于胆囊的大小,其中胆道闭锁患儿胆囊的长度平均值为1.26cm,体积平均为0.24ml,肝炎综合在的患儿胆囊长度约2.04cm,体积约0.62ml,对其进行轶和检验,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先天性胆道闭锁诊断时,实施超声诊断可以对疾病进行一定的判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先天性胆道闭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尿蛋白和尿钙检测在先兆子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预测意义。方法随机抽取300例于我院产前常规孕期体检及分娩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产妇是否发生先兆子痫分为对照组及先兆子痫组,比较两组孕产妇24h尿蛋白及尿钙排泄量检测。结果300例孕产妇妊娠期先兆子痫发生率为10.3%(31/300),其中轻度22例、重度9例;先兆子痫组及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361.7±31.1)mg/24h、(295.4±27.9)mg/24h,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子痫组及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72.2±18.5)mg/24h、(280.0±21.8)mg/24h,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子痫组孕产妇24h尿蛋白及尿钙排泄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可见孕前24h尿蛋白及尿钙检测对先兆子痫的诊断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 标签: 先兆子痫 24h尿蛋白 24h尿钙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B超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筛查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行B超检查,对B超结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本组甲状腺异常39例,占59.09%;暂时CH患儿中,B超检异常为6例,占比17.14%,永久CH患儿中,B超检异常为24例,占比77.4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是行之有效的CH检查的辅助手段,也可作为CH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甲状腺B超 筛查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指蹼皮瓣在先天性手足多指(趾)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先天性手足多指(趾)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指蹼皮瓣为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病理分类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手部I型患者6例,手部Ⅲ型患者8例,手部IV型患者7例,足部Ⅱ型患者5例,足部Ⅲ型患者6例,足部IV型患者10例,足部V型和VI型患者各4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多指(趾)均被切除,且术后患者皮瓣均有效成活,手部足部外观良好,2例患者术后发生皮肤坏死,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将指蹼皮瓣应用于先天性手足多指(趾)畸形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恢复情况理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指蹼皮瓣 先天性手足多指(趾)畸形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在先天性脊柱侧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作观察组,给予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另选取46例作对照组,给予单纯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数值明显下降,术前、术后Cobb,角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Cobb,角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65%,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76.08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效果显著,是临床脊柱侧弯的首选理想治疗方案。

  • 标签: 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 先天性脊柱侧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