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多样性进行探讨。方法对36例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蛔虫症中,27例为胆道蛔虫症,9例为肠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中,胆总管内12例,胆囊内6例,胆总管及胆囊内2例,胆总管与左肝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左肝管内及左外叶肝内胆管内1例,左内叶肝内胆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右肝管及右前叶肝内胆管1例,胰腺管内蛔虫1例。胆管内蛔虫的声像图纵切面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平行双线状强回声带,内夹无回声液性暗带,彩色多普勒于暗带内未探及血液信号,横切面呈同心圆、环中环、环内圆点、环内小等号样表现。胆囊内蛔虫表现为胆囊内弧形、麻花形、卷曲形、S形等线状光带。胰腺管内蛔虫表现为扩张的胰腺管为实性强光条充填。肠腔内蛔虫,单条蛔虫表现为蠕动的带状、卷曲状或s状平行光带,当肠管内虫体较多时可扭结成团块状,内呈多线条征,其中1例并小肠下段不全性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蛔虫症是一种简便、实用、及时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胆道蛔虫 肠道蛔虫 声像图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房异常患者超声心动图中的特征表现,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90例,根据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分为A(持续性房颤)、B(阵发性房颤、房扑)、C(仅有心电图P波增宽)3组,每组各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房腔径大小、二尖瓣返流面积、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房异常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最大94岁,最小43岁,三组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85例,占95%,以冠心病最多,共计36例,占40%。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A组左房明显扩大、二尖瓣大面积返流。A组和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房异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冠心病最为多见,发生房颤后具有明显左心功能减退、左房腔扩大和二尖瓣大量返流。

  • 标签: 左房异常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与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将其分为甲组(n=37例,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和乙组(n=35,无典型心绞痛症状),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评定检查结果。结果甲组诊断阳性率高于乙组,其诊断阴性率低于乙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冠心病高危因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必要时联合运动平板试验,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冠心病 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129例住院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129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有心肌缺血者108例,检出率为83.72%,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28.70%(31/129),无症状心肌缺血71.30%(77/129);缺血性ST段改变共计838阵,有症状者18.97%(159/838),无症状者81.03%(679/838);有症状者ST段下移幅度为(0.18±0.04)mV,无症状者ST段下移幅度为(0.20±0.10)mV,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形式,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观察胆囊内声像图表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007年05月-2011年06月间60例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腹痛,通过胆囊声像图表现结合临床其他检查最终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60例患者,进行跟踪分析。结果23例患者表现为胆囊中见较多细小强回声后方无声影,21例表现为沉积状回声后方无声影,16例表现为点状、沉积状回声后方无声影。结论通过超声观察胆囊声像图的表现对急性阑尾炎有诊断作用。

  • 标签: 超声观察 胆囊声像图 急性阑尾炎 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