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甘露醇溶液和7.5%高渗盐溶液在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产生的预后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和44例,医务人员以静脉快速输液的方式将7.5%高渗盐溶液注入观察组患者体内,医务人员以同样的方式将20%甘露醇溶液注入对照组患者体内,比较两组抢救无效和肾功能失常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甘露醇溶液和7.5%高渗盐溶液在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的抢救效果基本一致,但是20%甘露醇溶液出现肾功能失常的情况较多。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救 甘露醇溶液 高渗盐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最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院前救治 创伤 致死率 致伤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外孕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提升宫外孕前急救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中心120送治的3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前急救及护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转运入院,前急救高效快速,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前急救效果显著。结论宫外孕前急救及护理过程中,前急救效果与院内急救效果关系密切,前急救时确保出诊迅速,接诊护士专业技能水平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病情恶化,为患者接受院内治疗争取有效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家属压力,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有助于提升治疗配合度,改善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

  • 标签: 宫外孕 院前急救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讨脑出血患者采取前急救和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以110名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合理有效的前急救与护理救护措施,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110名脑出血患者中,成功抢救108例,抢救成功率98.2%。合理有效的前急救和护理措施获得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认同。结论为合理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脑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极为重要。

  • 标签: 脑出血 院前急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扬州市急救中心的前急救现状,探讨前急救空车的原因及对策,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减少前急救资源的浪费。方法收集本中心2013-2015年的出车量、空车量及空车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这3年期间,总出车量为103408次,其中空车量10109次,占总出车量9.78%。结论对广大市民加强急救知识和正确使用救护车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调度人员的调度水平及现场急救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前急救水平,从而降低前急救空车率、有效地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空车率 空车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血管意外患者开展前急救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前急救方法。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受前急救的急性血管意外患者中随机抽取38例纳入研究组,另从同期由亲友护送入院的急性血管意外患者随机选取38例纳入对照组,将两组的总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和伤残率等指标作观察和比较,评价前急救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及伤残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急救有利于提高急性血管意外患者的抢救效率,扭转不良预后,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院前急救 血管意外 急性 效果 方法
  • 简介:摘要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报告认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前死亡率约占90%,甚至更高。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抢救存活的关键因素。因此,缩短发病之到医院这段时间,并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有效地治疗,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救治 自我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处方点评工作的不足之处,剖析原因,进行整改,以便通过处方点评工作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性用药。方法笔者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本院药剂科多年来的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出相应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乡镇卫生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提高和改善。结论加强制度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卫生药剂科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乡镇卫生处方点评工作一定会大大的提高,并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专业帮助,认真做好乡镇卫生处方点评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处方点评 现状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前急救分析与护理的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受的180例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患者有效救护时间和救护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救护成功率之比为71.26±11.47min、16.28±5.36d、78.89%48.37±8.45min、12.49±4.13d、95.56%。结论在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分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近几年,由于医疗纠纷发生率的不断升高,引起了较多医院在这方面的重视。本研究就前急救心理护理与医患沟通方面,分别对240名医护人员、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和访谈;另外,对80例患者做前急救心理护理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大约80%以上的研究对象认为前急救有必要进行心理护理,7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前急救心理护理与医患沟通有必然的联系,三类人群对前急救心理护理与医患沟通的认可率较高;实施前急救护理的患者,没有医患纠纷,并且治疗效果好,未实施前急救护理的40例患者,发生口角2次,医患纠纷1次。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理护理 医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如何降低前急救回车率。方法通过2008年至2015年期间急救回车率、每万人口救护车配置数,分析如何降低急救回车率。结果浦东新区2008年至2015年8年期间前急救回车率分别为5.7%、5.6%、4.3%、5.8%、3.3%、2.0%、1.6%、2.4%。前四年的急救回车率较高,后四年的急救回车率下降明显。每万人口救护车配置数量逐年略有改善但仍低于卫生部及上海市的相关标准。结论降低前急救回车率不仅要基础设施配置到位,更要加强对救护车辆与驾驶员的管理,确保调度派车的科学性,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急救资源的配置。

  • 标签: 降低 急救回车率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产后出血产妇的前急救经验,以提高产妇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2014年34例产后出血病例的急救与护理。结果34例产妇均被安全送到医院并接受急救。结论产后出血产妇在急救过程中应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开放患者静脉并采取相应止血措施,结合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降低出血量,为产妇获得成功抢救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产后出血 止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支援乡镇卫生的3年实践为实例,为医疗改革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供有益尝试和探索。方法采用硬件支援、人员驻点指导。结果受援医院诊疗水平、服务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业务指标大幅增长门诊人次增长率85.2%;住院人次达154%;业务收入达251.5%。结论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双方应提高认识,在互信、互利原则下持续改进、分工协作;各级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规划和监管职能。

  • 标签: 对口支援 乡镇卫生院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濒危病人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在前急救濒危病人建立人工气道153例,随机分为AB两组。结果A组73例喉罩一次性盲插成功72例,成功率98.63%。B组80例经喉镜一次性盲插成功37例,成功率46.83%。两组比较P<0.05。结论喉罩对前濒危病人急救建立人工气道有明显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

  • 标签: 院前急救 濒危病人 喉罩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近5年xx乡镇卫生剖宫产率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xx乡镇卫生住院分娩的1658例产妇,其中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20例。分析其剖宫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5年的分娩数和剖宫产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因素的构成上社会因素长期居于第一位。结论XX乡镇卫生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社会因素占了很大比重,降低剖宫产率,关键是降低社会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因素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急救昏迷患者的特点及相应救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市前急救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救治策略。结果所有急救患者中,最多为颅内疾病,占38.17%,其次为各原因中毒、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所有患者中,好转40例,无变化119例,在所有患者中占比为85.48%。结论前急救昏迷患者多为颅内疾病及各原因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有效抢救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昏迷 特点 救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急救模式的标准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共计241例,根据既往前急救情况进行总结,制定前急救标准化流程。统计院内平均反应时间、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抢救的成功率、院内抢救的成功率。3个月后随访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对前急救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241例急诊患者前急救进行数据统计,院内平均反应时间为(2.54±1.83)min,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22.41±10.55)min,现场抢救的成功212例,成功率87.97%,前病死16例,前病死率为6.64%。院内抢救成功220例,成功率为91.29%。3个月后对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随访,对120总体印象满意231例,满意率95.85%,对120人员服务态度满意208例,满意度86.31%,对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满意222例,满意度92.12%,对急诊入院流程满意237例,满意度98.34%。结论前急救模式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模式 标准化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乡镇中心卫生产科2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0月乡镇中心卫生产科收治入院的26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乡镇中心卫生院 基层医院 产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前急救的脑血管意外病人共80例进行,然后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前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前急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病人积极采取前综合护理急救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脑血管 院前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病人的前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共接诊的137例创伤患者前救护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经过及时有效包扎、止血、固定、维持呼吸、循环等前急救处理,111人接回本院医治,26人因病情严重,我院医疗条件有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医护人员快速的伤情评估,同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给病人有效的前救护,并根据病情安全转运到合适医院救治。

  • 标签: 创伤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