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漱液治疗手足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98例手足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分别应用益漱液及西瓜霜喷剂治疗,治疗5天观察疗效。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漱液治疗手足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西瓜霜喷剂组。

  • 标签: 手足口病 口腔溃疡 益口含漱液 西瓜霜喷剂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服加雾化减轻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咽部粘膜损伤的疗效。方法从我科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选取60例鼻咽癌行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我院自制漱口液,研究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程度轻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期间予康复新液服加雾化治疗,可降低患者咽部粘膜损伤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新液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患者1O万例,目前累计约100万例。迄今为止有目的、有计划的肠造手术治疗疾病的历史约200余年。造手术方式多样,造用品发展迅速。但造对患者的身心影响巨大,多项研究表明;重视造的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技巧,合理选择造用品,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造并发症常见,但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手术成功。在造的护理中,造治疗师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小肠 大肠 造口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造患者造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例肠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造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结果观察组肠造患者的粪水性皮炎发生率(0)、感染发生率(2.50%)、造口出血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肠造患者的粪水性皮炎发生率(10.00%)、造口感染发生率(7.50%)、出血发生率(10.00%),观察组肠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肠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2.50%),两组肠造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皮肤护理、水肿护理等预防护理措施在肠造患者造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肠造口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预后良好,轻症在1周内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手足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通过精心护理可使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手足口病 部位 疱疹 传播途径 消毒隔离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学有效的手足患儿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儿早日得到康复的目的。方法对50例患儿实施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包括患儿的隔离,皮肤,口腔饮食等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同时注重家属的健康宣教。结果50例患儿全部痊愈。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全面健康。护士应当深入了解手足患儿的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的检测患儿的病情,有效的提高手足病的治愈率,并能对小儿手足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护理体会,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发病月份、病原菌、临床表现。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组中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岁以下,6~8月份发病最多,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病的发病呈明显的季节趋势,主要症状为发热和皮疹,综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

  • 标签: 手足口 临床特点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收治手足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的结果,本组病例以1~5岁患儿居多。患儿皮疹以手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发热是常见症状,重症病例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升高。痊愈50例,无1例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结论小儿手足病及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原发性肝癌误诊原因,以提高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讨论其误诊原因。结果5例少量脂肪成分,2例大片脂肪成分,8例均见包膜样结构,9例实质部分呈“快进快出”样强化。结论未作CT增强三期扫描,未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是造成脂肪原发性肝癌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CT 三期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诊治的小儿手足病患者30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诊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手足病以患儿手、足、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对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病毒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病以手、足、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尽早进行对症和抗病毒治疗,可以确保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降低疾病的危害。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病毒 对症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手足病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700例儿童手足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第一组所有病例无利巴韦林禁忌症,治疗方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天,用葡萄糖注射液按0.1%浓度配制后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同时静脉滴注维生素B6、维生素C,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维生素B2片;第二组治疗方案热毒宁注射液按成人剂量的一定比例,用葡萄糖注射液配制后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其余治疗同利巴韦林组。两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考虑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观察体温正常、疱疹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每支热毒宁的价格是每支利巴韦林价格的115倍。结论在无利巴韦林禁忌症的前提下,首选利巴韦林治疗,可为患者节省大量药费。

  • 标签: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热毒宁 静脉滴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造患者造底盘更换的间隔时间。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1例结肠造住院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对患者采取标准化造护理,比较观察造周围皮肤状况、造底盘浸渍宽度等情况。结果B组底盘浸渍宽度、渗漏、造周围皮炎发生等均优于C组(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造材料费用低于A组。结论结肠造患者住院期间造底盘更换间隔时间以6~7d为宜,显著降低造周围皮炎的发生比例,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 标签: 结肠造口 造口底盘 更换间隔时间 造口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和总结了37例肠造患者使用造周围皮肤评估工具的临床经验。2013年9月底至2014年1月初,通过对37例肠造患者使用造周围皮肤评估工具,进行造周围皮肤变色、侵蚀/溃疡、组织增生的评分,然后进行护理评估、干预、监控等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造周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及经济负担,增加其满意度。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造底盘测量法在不规则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裁剪底盘成功情况和裁剪底盘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性裁剪底盘成功和裁剪底盘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造底盘测量法在不规则造患者护理中是一种简而易行的方法。

  • 标签: 测量 底盘 造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病患儿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手足病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该患儿的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已痊愈出院。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治疗过程,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可避免发生感染的机率,能有效的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手足口病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泌尿造是泌尿系中部分受损或病变部位切除后帮助尿液从体内流出的一种手术类型。由于泌尿造将伴随病人度完余生,因此当病情痊愈后,病人必须带着尿袋出院去适应新生活,这样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院外指导,对造术后的造护理,生活护理,精神护理等各方面做好指导工作,这样才能使术后病人生活愉快。

  • 标签: 泌尿造口术 院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