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加大,医疗设备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日趋加剧,使得医疗设备的保养存在各种问题,影响医疗设备的使用,导致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和质量。故在医疗设备保养方面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的保养制度,提高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能够保障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正常运行,平安使用,并可以降低成本,使得医疗设备更好的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服务,提高医疗科技水平和质量。

  • 标签: 医疗设备 保养制度 安全生产 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增强生产企业药品的储存与保护,消费者使用药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利用分析各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养护中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因素,正确的了解到药品管理的严重性和必需性,提升药品的质量以及医学治疗的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方法需要改进。

  • 标签: 生产企业药品 储存与养护 增强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最大的程度上保证民众用药的安全可靠,从而提高药品生产质量及水平。方法分析制剂室在生产制剂的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建议。结果在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偏差管理问题,如对偏差管理认识不到位,偏差管理培训不够,管理程序的制定不合理等。结论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生产水平,需要制剂单位在加强管理培训偏差管理认识上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性的偏差管理的程序。

  • 标签: 制剂室生产过程 偏差 分析与管理
  • 简介:摘要标准、规范地临床输血过程是输血安全性能及临床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临床需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已达到输血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合理用血,确保输血安全的临床措施。

  • 标签: 输血 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齐二药”、“毒胶囊”等涉药事件的出现,使得药用辅料(以下简称“药辅”)逐渐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并促使国家加大力度规范引导药辅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结合国内外药用辅料行业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成都市的药辅生产行业(数据限成都市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辅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

  • 标签: 药用辅料 行业 SWOT
  • 简介:摘要达托霉素是从玫瑰孢链霉菌发酵液中提取出的具环脂肽结构复合物A21978中的一种,是一种酸性脂肽类抗生素。达托霉素属于钙离子依赖性抗生素,在钙离子的存在下它以独特的作用模式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扰乱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肤聚糖的生物合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由于其不易产生交叉耐药的问题,因此主要用于治疗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和疾病。

  • 标签: 达托霉素 玫瑰孢链霉菌 发酵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药品质量问题依然存在,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而且也影响了药品生产厂家的声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药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希望可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的水平,保证行业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新时期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制药行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运用在药品生产和检验的过程中。在行业发展和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些统计学工具为药品的生产过程发挥作用,是目前行业内比较迷茫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来详细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用以启发企业中各种技术人员的思考。

  • 标签: 统计学 假设检验 置信水平 显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于围生产期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心理状况影响。方法600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孕妇均按照医院规定来院产检,观察组在产前2个月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定期产检,观察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为82.3%,剖宫产率为17.7%,对照组分别为55.3%、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比例。

  • 标签: 孕产妇 产前护理 焦虑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生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4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出血量;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出院时干预组SAS、SDS评分(42.65±5.09)、(47.29±1.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37±4.49)、(53.36±2.0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5.8±1.1)d、(95.6±12.3)ml,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8.6±2.4)d、(135.6±11.5)ml,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29.03%、1.84%、6.45%、0%、0%)均低于对照组(50.00%、22.58%、20.97%、14.52%、12.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生产结局。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 生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4月上报的2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26例ADR报告中,男性67例,女性15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101岁。大部分的药物属于口服的胶囊、片剂、药丸和颗粒药物,占到总数的98.23%,其次是注射液,仅有4例,还有1例为外用药,抗高血压类的药物共有91例,占总例数的40.27%;其次是抗菌药类和中成药,各23例,分别占总例数的10.18%。结论在临床医学中不仅要重视药物给病人所引起的一些非正常反应,同时还要控制慢性药物的剂量使用,以降低ADR的几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社区服务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浅层分析2015年中国小儿用药的近况及至今还未得到完善的问题,对应提出解决或防范的方案,为了让每一个小儿都得到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方法调查本院的小儿用药摆放、使用说明书及药物的常用剂量、剂型并进行可能的安全隐患预测,对安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结果经过对本院的调查发现,小儿用药的主要问题有小儿用药的使用说明书介绍含糊,药物的剂型、规格、包装不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应用不合理。结论就目前医学程度,药物治疗是治愈小儿疾病的常用主要方式,但小儿用药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小儿药物的管理、小儿药物的安全检测、小儿用药的合理剂量尚不完善。应制定合理的药物管理方法,重视儿科人员的药物使用培训,进一步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 安全用药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建立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标准流程进行手术。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的核查流程可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提供重要的保证。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核查表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乳和乳制品,富含着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床。一般而言,从健康牛乳房挤出的乳,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十分稀少,然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牛乳受到微生物污染之后,这些微生物就会在乳制品当中迅速繁殖,严重破坏了乳制品的质量。如果了解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通过利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就能提高乳制品的质量。本文详细探讨了乳品生产环境中各类微生物的调查和快速检测方法,期望为乳制品企业认知、检测和控制各类微生物,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制品 生产环境 微生物 调查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用药剂量对各个脏器的影响。方法采用加减剂量的方法测定用药后的反应。结果剂量减小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小。结论老年人用药的剂量应是成年人的3/4。

  • 标签: 老年人用药 剂量是成年人的3/4
  • 简介:摘要特殊人群由于自身生理生化功能的特殊性和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人用药的特殊性,为保证这类人的用药安全,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合理使用药物。

  • 标签: 特殊人群 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2例神经内科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之中,按照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安全教育组(n=41)与常规对照组(n=41),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教育措施,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安全教育组无论是在住院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还是在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遵医嘱率、护理满意度,还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安事件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强化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应用于脑卒中老年患者中,对其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2例脑卒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各71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基于自护理论的安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高于80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60至80分和低于60分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4.2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9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卒中老年患者及家属强化安全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 标签: 安全教育 脑卒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以及安全管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一共有110例,对110例护理安全隐患原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患者发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包括有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手术室感染管理缺陷等因素。结论通过健全和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室环境及用药安全等管理,有效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将优质的护理贯穿于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中,进一步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从而保障手术病人安全。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安全用药、堵住给药漏洞。方法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结果规范发药后用药错误发生率降为零。结论精神科要保证用药安全,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及核心执行能力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关卡。护士发放口服药时的查对环节,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要求。

  • 标签: 给药错误 查对 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