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进行诊断,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是通过选择参照物作为基准的有效比较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选择自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患,对这些病患资料进行研究,将其中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症的60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行动态心电图初诊;其余的40例仅为单纯鼾症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初诊,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患者的体重、血氧饱和度min均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差异。患者心律失常受睡眠呼吸暂停症的严重程度影响。结论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患者血氧饱和度min影响着患者心律频率,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初诊,能够准确进行观测,推动临床研究成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睡眠呼吸暂停症 初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的护理,以提高正畸质量,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通过对130例固定正畸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的配合要求。结果130例患者均获得预期效果,不适感减轻,并发症减少。结论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口腔卫生宣教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标签: 牙牙合畸形 正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高血糖(T2DM)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和剂量。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初诊T2DM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和对照组25例(给予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两组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标准的天数和剂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血糖都明显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且胰岛素用量少,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糖达标后,胰岛素用量随之降低。结论对初诊T2DM病人,不管是胰岛素泵治疗还是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稳定血糖,强化胰腺B细胞功能,不过采取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时间更短,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采用胰岛素泵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糖 胰岛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诊断为DM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首次确诊为糖尿病的住院病人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抗体测定。结果首次确诊为糖尿病的住院病人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占15%;女性37例,男性11例。所有检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中,T2DM44例,T1DM4例;甲亢患者占77.1%,甲减占22.9%,亚临床甲亢发生率(43.7%)显著高亚临床甲减(18.8%),(P<0.01)。结论首次诊断为DM患者可同时发生甲状腺疾病,以甲亢为主。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白细胞初诊血液病的临床意义。方法39例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白细胞等资料,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9例患者的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白细胞初诊结果与骨髓涂片等检查结果相符,符合率为100%。结论外周血涂片采制容易、结果准确、便于患者接受,其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结果符合率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血涂片 分类计数白细胞 初诊血液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加快胰岛β细胞功能快速恢复,可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初诊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患病的真实心理体验,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3例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初诊大学生肺结核病患者患病的心理体验。结果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心理体验的5个主题心理复杂、获取信息的需求增加、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以及日常生活,学习受到影响。结论应关注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体验,并对其进行有效、系统的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提供情感性、医疗性、信息性的帮助,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学生 肺结核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初诊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的相关影响,为心理支持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80例初次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一周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有38例(42%)存在抑郁,对照组有58例(64%)存在抑郁。观察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初诊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重视预防和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初诊 冠心病 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舒适状况。方法2011年5-10月,将10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根据住院病案号尾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住院病案号尾数单号患者入对照组;住院病案号尾数双号患者入实验组。对照组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血糖监测,实验组用舒适护理进行血糖监测,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血糖监测的依从性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舒适度、血糖监测的依从性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糖监测的舒适度和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时,护理人员从各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最舒适的护理,能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的舒适度和依从性,降低住院天数。

  • 标签: 舒适护理 糖尿病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队初诊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患者,对照组45例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比较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AS和SD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分别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很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诊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初诊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药物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罗格列酮,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和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血糖得到控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罗格列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患者血清C肽(空腹、餐后2小时)及HbA1c值,根据HbA1c值分为两组,一组>10%,另一组≤10%,观察不同HbA1c值与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的关系。结果HbA1c>10%组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值均低于HbA1c≤10%组的患者。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值越低,提示胰岛功能受损越严重。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C肽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与单纯右侧输尿管结石急诊患者初诊时相互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与单纯右侧输尿管结石急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统计两者之间存在误诊的情况,并对误诊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和单纯右侧输尿管结石急诊患者存在误诊情况为15例,其中有6例单纯右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有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误诊为单纯右侧输尿管结石。结论急性阑尾炎和单纯右侧输尿管结石急诊患者在进行初诊的过程中出现误诊现象,在进行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诊断的方法方式,嘱咐患者积极配合医疗诊断过程。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单纯右侧输尿管结石 互相误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初诊LADA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初诊DM患者85例,将45例LADA患者设为研究组,40例T2DM患者设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健康组,对比三组的hs-CRP、CIMT。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hs-CRP、CIM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依据hs-CRP分层心血管疾病风险,相较于健康组,研究组心血管疾病中、高危风险比例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的CIMT与hs-CRP、LDL-C、FPG、2hPG、HbA1c等指标均呈现明显直线性正相关。结论初诊LADA患者hs-CRP、CIMT水平的升高,提示着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相较于初诊T2DM,其心血管疾病风险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初诊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初诊患者以及我院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临床组与对照组,通过SCOPA-AUT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进行评估。结果临床组的自主神经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初诊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较为明显,并对患者的身体不同系统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

  • 标签: 帕金森初诊患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指导等常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88.4%,且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初诊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治疗组40例(A组)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40例(B组),进行为期2-3周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测定,并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都可以使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治疗后A、B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但A组较B组改善明显,差异有显(P<0.05);HOMA-IR治疗前后治疗后A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快速有效控制血糖,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比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显著,并可获得良好的血糖预后。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beta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