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海马波谱成产生的效果。方法30例志愿者分别利用传统单源发射和双源发射进行左右两侧海马T2WI横断位成像和扫描,对比分析图像中海马平均信号强度。结果所有海马T2WI能够将海马形态和大小显现出来,从而满足画感兴趣区和定位MRS的实际需要。单源发射左侧高于右侧,差异十分显著(P<0.05);双源发射左右两侧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双源发射技术能够将两侧海马区域平均信号强度差异消除,对波谱成至关重要,对海马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双源发射技术 海马波谱成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MRS)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血清PSA≥4ng/ml前列腺疾病患者120例,接受MRS,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PSA高危组(>20ng/ml)、PSA中危组(10~20ng/ml)、PSA低危组(4~10ng/ml),收集并计算PSAD、fPSA/tPSA、(Cho+Cre)/Cit值,分析MRS对不同血清PSA组PCa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病理诊断为PCa的60例,前列腺增生(BPH)60例;MRS诊断为PCa64例,BPH56例,MRS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PCa与BPH的(Cho+Cre)/Cit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的(Cho+Cre)/Cit与T-PSA(负相关)、F-PSA(负相关)、PSAD(正相关)、F-PSA/T-PSA(负相关)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低危、中危、高危组诊断PCa的准确性分别为64.44%、80.00%、93.33%,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同PSA水平组间MRS诊断效能不同。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单能谱成技术去除颅内金属伪影用于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的患者使用DSCT双能量扫描,采用双能量扫描程序,用单能谱成技术利用不同的能谱直接进行不同密度的金属减影。结论DSCT双能量扫描单能谱成技术能够有效去除金属伪影,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术后的细微结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能谱成像 伪影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观察磁共振波谱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8年1月—9月收治的50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所选患者使用磁共振波谱成技术进行检查,结合患者病例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诊断考虑为恶性肿瘤转移瘤者17例,良性肿瘤者16例,脑梗死者5例,脑出血者6例,炎性病变者5例,未见异常者1例。结论使用磁共振波谱成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病变部位,区分肿瘤的良恶性,结合临床可进一步作出更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指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碳光谱用于治疗外创等疾患可快速激活生长因子EGF,控制炎症和感染,修复创面,修复受损的神经,对治疗这类疾患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结果;在小范围的临床研究中看到,碳光谱的治疗适应症很广,有着广泛的的物理治疗前景。结论;碳光谱有着多重生物效应,是治疗外创控制炎症感染的有效手段,是这一领域的新技术亮点。

  • 标签: 碳光谱 激活生长因子 愈合创面 多重生物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entalCT成像技术在牙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牙科收治的53例患者行1mm薄层螺旋CT扫描,采用DentalCT软件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重建,将其与原始的轴位图像相结合,对牙科疾病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应用DentalCT成像技术可重建牙体、牙槽骨和颌骨的冠状曲面和矢状面断层图像,可清晰的观察出牙体、颌骨等部位的微小病变情况。结论采用DentalCT能够对牙科微小病变进行有效识别,且所得影像无伪影或重叠情况,分辨率较高,进而为牙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准确、客观的参考依据。

  • 标签: Dental CT成像技术 牙科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手结节”功能的定位和指运动时运动皮层功能改变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治的志愿者2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组)和对照组(平面回波成像组)各10人,观察组运用实时功能磁共振对运动皮层功能活动进行成像,对照组运用超导型磁共振进行平面回波成像。针对志愿者“手结节”的定位准确程度以及指运动运动皮层的激活程度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在志愿者“手结节”的定位准确程度方面,观察组志愿者“手结节”定位的准确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志愿者指运动时运动皮层的激活程度方面,观察组志愿者指运动时运动皮层的激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运动皮层的准确定位,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与平面回波成像相对比,前者对“手结节”的定位准确程度更高,指运动时运动皮层激活程度更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实时功能 磁共振成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以来入院确诊为腹部淋巴结病变的42位患者分组,并测定淋巴结ADC,以及对肿大淋巴结进行定性分析,评估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囊变率低,且ADC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比较任意单一一种影像学诊断有着很大的优势,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腹部淋巴结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藏药质量评价应用紫外光谱技术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院使用的不同产地的5种秦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薄层色谱法分析发现5中样本均为真品,但是紫外光谱法检验发现4种样品为真品,1种为伪品,对于中藏药治疗检验符合度较高(P<0.05)。结论紫外光谱技术因设备简便,测试速度快,准确有效,可作为鉴别中藏药质量的一种有效科学的检验方案,应广泛使用。

  • 标签: 中藏药 质量评价 紫外光谱技术 作用 及价值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中美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新型成像技术可快速、精准探测脑瘤组织,从而帮助外科医生更加安全、有效地实施切除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蔓状血管瘤成像效果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验证为蔓状血管瘤的患者的CTA后处理的显影效果。结果对10例患者不同发生部位的血管瘤,CTA能够清晰显示其供血动脉走行、静脉石及邻近静脉回流情况。结论MSCT在诊断蔓状血管瘤方面尤其优势。

  • 标签: 蔓状血管瘤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PET、CT属于医疗设施,具有图像结合的优势,对于临床诊疗的作用的巨大。文章主要探讨PET、CT成像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更好地保养设备,促进临床诊疗的最优化。PET、CT要正常运行,必须做好平日的维修保养,使其满足环境需要,不断提升设备的使用率。

  • 标签: PET CT 成像原理 优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髌骨软化症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从而为髌骨软化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31日—2018年3月31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髌骨软化症患者共6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分析法对其MRI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本次检查,67例患者中,共检出髌骨软骨软化症Ⅰ期14例,Ⅱ期13例,Ⅲ期20例,Ⅳ期20例。结论应用MRI对髌骨软化症进行检查,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通过梯度回波像+横断位梯度回波像有效对早期髌骨软化症进行确诊,值得广泛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髌骨软化症 磁共振成像 MRI 髌骨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脑灌注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而多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相继被用于脑灌注成像,但不同的检查手段各有特点。本文对多种脑灌注成像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及其特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脑灌注成像 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医学CT的逐步改进也是日新月异,其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也是日益广泛,西门子四排螺旋CT颌面部全景成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仅为镶牙、种植牙、齿科矫形提供准确而又直观的各种参数,而且在颌面部外伤及颌面部各种疾病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普通曲面断层成像及传统X光平片相比具有明显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正遂步成为颌面部及齿科疾病诊断中最为重要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四排螺旋 齿科全景
  • 简介:摘要目的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应用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探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肝脏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采用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良恶性比病变弹性成像分级结果以及诊断准确性。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良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较低(P<0.05);相较于恶性病变弹性成像4到5分所占比例,良性病变明显较低(P<0.05)。结论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的准确性、灵敏性显著较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 肝脏良恶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铕、铽依诺沙星配合物光谱特性。方法值得铕、铽盐酸化合物,称取适量,与草酸钠、依诺沙星在反应釜中,在试剂中加热反应,冷却,过滤,挥发2个月,得到晶体,进行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定。结果均属于晶体系;铕配合物,在ct-NDA作用下,随着DNA加入,配合物吸收峰发生减色效应,铽配合物KBr压片法进行紫外线吸光光度分析红外光谱图与依诺沙星盐酸相似;荧光光谱测定,两种配合物激发光谱形状基本一致;荧光分析显示,铕配合物出现Eu3+特征荧光峰,铽配合物放射光谱与铕完全不同,配合体与配合物相同。结论铕、铽依诺沙星配合物光谱特性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异同点,今后需进行抗菌效果研究,并与光谱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配合体晶体结构与抗菌效果相关性。

  • 标签: 依诺沙星 结构特性 稀有金属 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