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一共选取45例研究组对象,采取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传统手段治疗的45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丢失量和治疗后后凸畸形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锥体高度丢失量为(0.11±0.01)cm,对照组为(0.20±0.02)cm,差异明显(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后凸畸形度为(52.84±3.59)°,对照组患者为(60.02±5.7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能显示改善患者的后凸畸形度和椎体高度,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患者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在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录的15例头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推拿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对病人采取推、拿、提、捏、揉等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后头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持续推拿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10例症状治愈,4例效果显著,仅1例病况严重,延迟1个月治疗后恢复。结论中医疗法用于头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头鸣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骨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90.0%,研究组患者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骨伤 神经根型颈椎病 传统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治疗药物为消汤联合氟桂利嗪,对照组治疗药物为氟桂利嗪,总疗程为2月。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耳鸣症状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耳鸣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耳鸣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耳鸣治疗有效率分别9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消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鸣汤 氟桂利嗪 耳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摘除术后扁桃窝出血形成血肿后.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止血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2014年9月我门诊部行扁桃摘除术980例术中出现扁桃窝出血形成血肿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5例采取多种止血方法止血彻底,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术后最主要并发症是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采用镇静止痛,局部压迫止血,封闭疗法,止血药物,抗感染治疗,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 标签: 扁桃体摘除术 并发症 窝内出血形成血肿 不同止血方法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静点盐酸氨溴索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顽固性痰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符合小儿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效率为95.9%,有3例肠道反应,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结论静点盐酸氨溴索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顽固性痰音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毒副作用低,能有效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小儿支气管肺炎 顽固性痰鸣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42例(67个椎)。所有42例(67个椎)均行后路球囊扩张椎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成形术。结果42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13个月。参考《JOA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疼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17例患者评为15分、8例患者评为14分、6例患者评为13分、2例患者评为12分。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减少卧床时间、改善活动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提解剖教学是口腔解剖教学重要部分,为后续的临床专业课提供了正常牙体形态学基础,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实物标本展开,以实训为主导,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动手能力。

  • 标签: 牙体解剖教学 实物标本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良充填及不良修复对牙周组织造成的轻重不同的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原因探讨。结果自2012年以来接诊不良充填98例,不良修复129例,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变,轻的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的造成邻牙龋坏以及牙周脓肿、根尖脓肿、颌面间隙感染、甚至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长期的不良刺激和非正常咬合,甚至可以导致癌变以及颞下颌的疾病。结论加强对全民健康教育和正确就诊的引导;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口腔规范操作技术水平,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 标签: 不良充填体 不良修复体 牙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获得随访患者30例,共45节手术椎,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本组病历,手术定位时间平均约5min,一次穿刺成功为43节椎,一次成功率95.56%,骨水泥填入椎平均注射量4.2ml,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8.9±0.7分别降至术后24小时的2.3±0.5分、术后1周的2.0±0.4f分及术后3月的1.8±0.5分(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改良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经皮椎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5年10月的47例接受经皮椎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邻近椎再次骨折作为观察组,在42例没有再次骨折患者中随意抽取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年龄、性别以及骨水泥注入量等相关因素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P<0.05)。结论接受经皮椎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安全护理研究。方法选择收治120例腺样扁桃肥大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67%vs20.00%)、护理满意度(98.33%vs83.33%)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对其实施安全护理,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供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腺样体 扁桃体肥大 围术期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对椎裂隙征(intravertebralcleft,IVC)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13例13个椎病变,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将针尖置于椎前1/3处,将粉/液/对比剂比例为321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thaerylate,PMMA,骨水泥)注射入病变椎,单椎注入骨水泥5-1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水泥外漏。施术后3天疼痛缓解12例,1例术后复查MR见同节椎新发骨折,再次手术后疼痛缓解,止痛效果100%。结论PVP是治疗椎裂隙征的一种止痛效果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裂隙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中应用椎成形术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用常规保守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椎成形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通过对58例全麻下小儿扁桃摘除腺样联合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紧密默契的术中配合、严密的监测,熟练运用小儿沟通技巧,掌握小儿麻醉特点及小儿扁桃腺样联合切除手术程序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成功的重要环节。能够保障患儿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全麻 小儿 扁桃体腺样体 联合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纽扣式附着联合磁性附着体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80例,采用纽扣式附着和磁性附着相结合的方式对牙齿进行修复,对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评级,并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观察修复效果的稳定性。结果80例患者经过纽扣式附着联合磁性附着治疗后,所有患者评分均达到Ⅰ级,3个月和6个月随访,76例患者评分达Ⅰ级,4例患者评分达到Ⅱ级。结论根据患牙的情况,将纽扣式附着放置在牙周条件较好的位置,将磁性附着放置在亚洲条件相对较差的位置,两者相结合共同修复患牙,可以达到互为补充,完美修复牙齿的效果。

  • 标签: 纽扣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使用闭合复位后椎成型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68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借助手术床使患者椎压缩性骨折处于过伸状态,实现闭合复位效果,之后使用经皮穿刺行椎成型术和手术前后的X线对椎后凸畸形角度和压缩率高度情况加以测量,了解患者高度恢复率和畸形矫正率情况。结果结合数据分析得知,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恢复率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使用闭合复位椎成型术可帮助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恢复椎体高度,且效果更好。

  • 标签: 闭合复位 椎体成型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椎强化术(经皮椎后凸成形术、经皮椎成形术)后再发椎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间接受经皮椎后凸成形术、经皮椎成形术后再发椎骨折5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随访(12.52±3.46)个月,评价高龄、既往合并其他骨折病史、性别、糖尿病、骨水泥量与再骨折相关性,并完成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对象相邻椎骨折发生32例(55.17%),非相邻椎骨折26例(44.83%);再骨折为术后3个月者19例(32.76%),为1年内再骨折者39例(67.24%);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合并其他骨折病史(P=0.015,HR=0.374,95%CI=0.179~0.842)、高龄(P=0.025,HR=1.048,95%CI=1.003~1.097)是预测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椎强化术后再发椎骨折原因主要与骨质疏松症自然病程有关,高龄与与既往存在其他骨折病史属于再骨折独立危险因素,对此临床需重视。

  • 标签: 椎体强化术 再发椎体骨折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胼胝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患者预后等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胼胝梗死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胼胝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是肢体瘫痪,同时也会表现出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小便障碍、情感障碍、面舌瘫痪、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失写失用、异己手综合征等症状。通过MRI检查发现,膝部病变8例(20%)、压部病变11例(27.5%)、部病变14例(35%)、膝部+部病变3例(7.5%)、膝部+压部病变1例(2.5%)、膝部+部+压部病变3例(7.5%)。同时伴发基底节病变31例,半卵圆中心病变18例,顶叶病变6例,脑干病变6例,枕叶病变6例,颞叶病变4例,额叶病变4例。本次40例基本痊愈1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胼胝梗死临床表现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病变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可通过MRI检查进行确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患者预后一般良好。

  • 标签: 胼胝体梗死 临床症状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