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印刷企业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预防和控制噪声的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收集该印刷企业2015—2017年度连续三年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合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近3年来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情况的发生、发展。结果近三年来的纯音电测听测试结果异常率分别为43.1%、39.3%、1.7%;不同噪声强度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印刷企业应对噪声作业场所采取防护措施,并减少噪声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印刷 听力损失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镇痛应用于产科手术后的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接收治疗的产科手术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的产科手术患者,然后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8人。研究组应用麻醉镇痛进行镇痛处理;而对照组应用镇痛药物进行阵痛处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镇痛效果。结果通过两组对比得到应用镇痛进行镇痛得到的效果优于应用镇痛药物镇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手术后VAS评分为(2.5±1.1)分,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得分,对照组得分为(4.1±1.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出现术后不良现象的患者有4例,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没有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不良反正占比为5.90%;对照组中出现术后不良现象的患者有11例,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有5例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不良反正占比为23.54%;差异具有数理统计学意义(χ2=7.945,P<0.01)。结论应用麻醉镇痛于产科术后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痛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镇痛泵 产科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压氧治疗52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3月,选取52例我院进行治疗的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6),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常氧),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觉耳鸣及自觉听力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前500、1000、200、4000Hz的纯音听阈均无明显差异,但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500、1000、200、4000Hz的纯音听阈与对照组相比较好,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缓解耳鸣及听力下降症状,减轻患者的听力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高压氧 职业性噪声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外排adeABC基因携带情况。方法12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法扩增外排adeA、adeB、adeC基因。结果109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多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多重耐药株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多重耐药株。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外排adeABC基因为本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

  • 标签: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外排泵 adeABC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的实际临床护理观察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分组对照分析的方法,将两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高压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在实际治疗静脉给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临床治疗护理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的治疗时间。结论采用高压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用量小,治疗剂量少,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符合临床哮喘防治推广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雾化治疗 婴幼儿 哮喘
  • 简介:摘要质子抑制剂(PPIs)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返流疾病(GERD)、急性消化性溃疡以及其它胃酸相关性疾病已超过20年。现已有很多研究提出PPIs与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相关性。本文将对PPIs-AIN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预后予以综述。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急性间质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行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对策。结果200例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24例)、腹胀(4例)、低血压(2例)、局部感染(1例)、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可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术 镇痛泵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通过高压湿化气道的护理。分享高压雾化吸入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ICU2017年4月—2018年6月气管切开的35例患者进行用药观察和追踪护理,根据雾化效果的不同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5例患者湿化效果良好,5例患者有痰液粘稠,湿化不足,3例患者痰液稀薄,湿化过度,2例患者刺激性干咳。结论影响湿化效果的因素有多种,在医嘱用药等一致的情况下,护理患者雾化湿化至关重要,而发现护理问题并有效的实施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湿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压泵雾化 ICU气管切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术后镇痛护理的体会以及研究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术后镇痛护理60例,研究组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镇痛护理60例。结果两组者术后4、12、24、48小时安静状态下疼痛程度的比较,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控镇痛术能有效控制镇痛药用量,减轻疼痛,对疗效和患者VAS的及时评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自控镇痛泵 术后镇痛 护理体会 VAS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动静脉是目前创伤骨科常用的辅助治疗仪器之一,但是就目前文献报道来看,其主要应用在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对其促进患肢消肿,缩短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前准备时间方面报道较少。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踝关节周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而目前困扰临床医护人员最大的问题是踝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特别是术前患肢消肿,争取提前手术时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的问题。因此,笔者在结合工作实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动静脉在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前应用的背景、原理、疗效、临床意义及展望等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动静脉泵 踝关节周围骨折 肿胀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患者均使用微量输入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加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过程当中,在应用常规护理防基础上加强管理,患者护理满意率有明显提升,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量泵 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 心力衰竭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6年全年质子抑制剂的整体使用情况,促进我院质子抑制剂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1日0点—12月31日24点所有质子抑制剂的相关使用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注射剂销售金额远大于口服制剂,其中口服制剂的同步性较好。结论结合相关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符合我院的质子抑制剂临床使用规范,严格管控我院质子抑制剂的临床使用。

  • 标签: 情况调查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效果及综合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目标,根据随机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2)、试验组(n=42)。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予以比较。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加之综合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患者在使用不同疗程的质子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时,对应激性溃疡出血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从而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给药的剂量和频次均相同(80mg/次,Bid)的情况下,依据泮托拉唑的使用疗程,将我院ICU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A组(3天)、B组(7天)、C组(14天)3个组,分析比较各组应激性溃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A、B两组低,但三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B、C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3天的疗程较B、C两组更为合理。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质子泵抑制剂 不同疗程 机械通气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捻管不停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低压血管通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回血方法各2次进行自身对照,记录回血的操作时间、回血所需生理盐水量、透析器凝血分级以及患者透前透后生命体征以及采集残余血量进行比较。结果捻管不停回血法的回血时间、所需生理盐水量,残余血量少于传统回血方法,透析器凝血情况也显著优于传统回血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透前、透后生命体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捻管不停回血法没有改变密闭式回血的优点,但优化了操作,缩短了回血总时间,控制了回输盐水量,减少了患者失血量,在临床上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捻管不停泵 回血 血液透析 低压血管通路 残留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是要为了分析胰岛素给药方式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共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0人。将这八十名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每组中有40人。两组患者都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皮下注射给药方式,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给药方式,作为实验组。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比组患者中有治疗效果的患者共有33人,占总人数的82.5%,实验组患者中有明显治疗效果的患者共有38人,占总人数的95%。对比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过低血糖现象的共有6例,占总人数的1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过低血糖现象的共有2例,占总人数的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患者,而实验组患者中发生过低血糖现象的患者明显少于对比组患者,两者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使用胰岛素给药方式比传统的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更好,低血糖现象出现的几率更低。使用胰岛素给药方式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并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对于减轻糖尿病患者痛苦有着很好的效果。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药师对质子抑制剂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并运用质子抑制剂注射剂进行治疗的肿瘤病人150例为对象,按照药师干预情况将以上病人纳入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75例,实验组病人用药接受药师干预;参照组病人仅遵医嘱用药,未接受药师干预。对照两组病人药物使用不合理及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质子抑制剂注射剂使用不合理问题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数均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药师干预对质子抑制剂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有助减少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及不良反应出现率。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 药师干预 合理使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病历质子抑制剂点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每个月每个科室使用PPIs的出院病历随机抽取一本进行点评,并按8类不合理因素分类统计并计算所占比例。结果预防用药不适宜所占的比例最大,尤以手术预防应激性溃疡不合理为主。同时也存在用药疗程过长、适应症不适宜及给药途径不适宜等问题。结论药师的点评工作对质子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干预作用。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点评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分别有50例。为常规组患者注射胰岛素,而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治疗。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方案,是临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且疗效突出,对低血糖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胰岛素泵 初诊2型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注射用盐酸纳洛酮联用质子抑制剂既解救了急性酒精中毒又预防了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甚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等。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酒精中毒治疗30例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注射用盐酸纳洛酮联用质子抑制剂的病人解毒恢复稍快,胃肠不适、反酸、胃出血症状减轻明显。结论联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和质子抑制剂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很有必要,而且效果良好。

  • 标签: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 质子泵抑制剂 联合应用 中毒治疗 胃黏膜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