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传染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传染性疾病所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非典”、“甲型H1N1”等新型传染性病毒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社区工作中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对于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通过传染病知识的宣传、社区环境的控制传染病病源的控制、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日常工作中传染病信息的共享等方面对社区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的措施。

  • 标签: 社区 传染病 控制 预防
  • 简介:摘要传染病威胁人类健康,随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要求日益提高,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投入较大,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近些年我国的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仍不断面临新挑战、遇到新问题,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仍任重而道远,本研究通过分析传染病特点从以下方面探讨预防及控制措施。

  • 标签: 浅析 传染病 预防控制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在本疾控中心接受管理的传染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管理,同期再选择传染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干预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传染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服务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控制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科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0月传染科就诊患者164例,依据对医院感染进行疾病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开始,甲组患者84例,2009年9—2010年9月传染科就诊患者,采用常规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乙组患者80例,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传染科就诊患者,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感染性疾病的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传染科常见的医院感染传染病种类为腹腔感染、败血症、胆道感染、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甲组患者传染病种类对比乙组患者的传染病种类,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的管理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的种类无显著性效果,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能较好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传染科 常见医院感染 常规性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临床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探讨,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某地区在2013年1月开始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该地区正常成年人1268人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该地区正常成年人1324人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评价该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的价值。结果实验组结核发病率(1.5‰)、乙肝发病率(1.5‰)及其他传染病发病率(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1‰、6.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后能够显著降低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我国现阶段传染控制工作,探讨了如何加强传染病感染的预防控制,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等,这对降低传染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传染病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控制方法。方法分析本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传染控制情况,统计传染病患病的人次,探讨常见传染疾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便于提升本市疾控中心的传染控制效果。结果①传染病患病情况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艾滋病患病率分别为26.92%、14.10%、24.36%、33.33%、1.28%;②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传播要素传播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结论目前,本市的公共卫生传染控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并阻断传播源,有利于提高传染控制效果,降低这类疾病的患病与传播风险。

  • 标签: 传染病 公共卫生 控制 疾控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控制传染病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方法从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病学、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以及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由于传染病出现新的类型和已控制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应建立健全疫情管理组织和报告网络,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只有对传染病的病原、影响病原传播的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传播等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使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特点 控制能力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院传染管理及控制质量,将其做出报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降低医院传染病的发生率。方法在我市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查的方法选取14所医院,其中医院等级为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医院有3所,二级的医院有7所,一级的医院有4所。分析这14所医院对传染疾病的管理报告和控制质量报告,并作出相应的总结和改进。结果通过对这14所医院的监测,三级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的管理及控制质量的平均合格率可达(97.98%),二级医院的平均合格率为(91.22%),一级医院的平均合格率(87.89%),即不同级别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的管理及控制质量合格情况有显著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质量报告情况有显著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等级为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质量比较合格,而等级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质量还有待提高。

  • 标签: 医院传染管理 控制质量 报告
  • 简介:摘要流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流行快、危害大,范围大,进而给社会和人们造成极大的麻烦。结合相关资料,人们一直致力于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研究中。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传染病早已超越了某个局限地区或国家,甚至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例前些年SARS人们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本篇文章着重研究分析了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途径。

  • 标签: 流行传染病 预防 控制途径
  • 简介:摘要医院传染病的管控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控质量直接体现着医院的综合水平。因此提高医院传染病的管理与控制对医院综合水平的提高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将对当前医院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医院传染控制谈谈自己的体会。

  • 标签: 医院传染病 管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行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途径。方法选择干预前某地区健康成年人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患者300例。观察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控制管理。比较两组人员流行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33%)、(1.00%)、(4.0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为(42.00%)、(30.67%)、(33.00%)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且能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这项控制管理值得广泛推荐与运用。

  • 标签: 流行传染病 控制途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县某医院收治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疾病预防控制,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交叉感染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分级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4月24日—2017年7月24日我市手足口病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72.4%,5岁以上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28.6%,两者对比P<0.05。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61.2%,其他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38.8%,对比P<0.05。结论5岁以下患儿以及每年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综合性手足口病预防及控制策略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传染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呼吸道传染传染疾病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控制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我院2010~2011年接触呼吸道传染疾病类型的资料,并且根据发病的情况对呼吸道疾病类型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通过分析我院2010~2011年接触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类型发现,300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出现流行性感冒、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以及麻疹等疾病。结论呼吸道传染病爆发,在控制上则会有一定的难度,属于有着较大危害,因此,通过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现状,对呼吸道传染疾病基本规律以及特点应该全面掌握,促进免疫力增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可能。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疾病 控制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杜绝传染病漏报。方法通过主动监测、追踪调查的方法;督导医生及时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结果近五年我院无传染病漏报现象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结论传染病管理专职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督查制度落实并及时监测;加大对临床医生及辅助检查科室的传染病培训力度,可大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对传染病的控制意识,杜绝传染病、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 标签: 传染病 报告 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