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存环境改变,肝癌患病率明显增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当前临床肝癌患者多采用放疗、化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虽然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受治疗副作用、创伤性较大,治疗期间患者会承受较大痛苦,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等因素影响,患者预后质量往往欠佳,如何提升肝癌患者治疗及预后质量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中药提取物在抗肝癌方面的作用,包括中药提取物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影响肝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 标签: 中药提取物 肝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2018年卫健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最迟在2019年12月底前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人员配备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全科医学科的医生来源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笔者是一位较早从急诊医学转岗后注册为全科医学的医师,从多个角度分析在综合性三级医院中,急诊医生转岗为全科医生的优势,从而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 全科医生 急诊医生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302例,随后分为中药配方组(151例)与中药饮片组(151例)。其中对中药配方组患者采取免煎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而对中药饮片组患者采取中药饮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费用较高,但是在管理方面,使用方面,质量方面等具有多种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 临床应用 优势 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脐静脉置管术(UVC)在小胎龄早产儿中的应用优势,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6例行UVC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22例行PIV的早产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置管期间新生儿体重增加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置管期间患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仅1例出现腹胀而拔管,未出现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3例为静脉炎,1例为穿刺点渗血,1例为导管滑出,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C的静脉穿刺次数少,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NICU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置管术 周围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将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用于颅面骨骨折诊断中,对其价值及优势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颅面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三维重建,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颅面骨骨折患者中,均行常规CT薄层轴位扫描,做冠矢位三维成像后,显示颅面部骨折呈连续性中断,存在移位、粉碎等现象。其中诊断出上下颌骨折6例,眼眶骨折2例,颧骨骨折3例,鼻骨骨折7例,蝶骨骨折11例,上颌窦骨折1例。软组织挫伤1例,软组织挫伤并局限性积气2例。结论对颅面骨骨折患者而言,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价值较高,经MPR、SSD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颅面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范围、骨块移位、骨折类型等,可为临床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16排螺旋CT扫描 三维成像技术 颅面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中一次性注射造影剂和分两次注射造影剂检查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的方法优劣与价值。方法对100例疑似PE患者分两组行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血管成像技术。Ⅰ组50例采用一次性注射适量的碘普罗胺,在平主动脉弓处的上腔静脉触发扫描肺动脉,在肺动脉扫描后延迟80S后从髂棘到下腔静脉入口处进行下腔静脉扫描,肺动脉扫描后延迟180S后从髂棘上10CM开始到踝关节扫描双下肢深静脉。Ⅱ组50例患者先注射40ml碘普罗胺行肺动脉扫描后,再根据体重注射适量的碘普罗胺85S后下腔静脉扫描,180秒后扫描双下肢深静脉。两组全部20例患双下肢深静脉、下腔静脉联合肺动脉CT血管成像全部图像拆薄到层厚为1.mm,间距为1.mm,在工作站进行重建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三维重建的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及表面重建。结果除Ⅱ组中有4例肺静脉显影浓度超过肺动脉需要重做外,其余两种方法96例患者目标血管均显影良好。Ⅰ组肺动脉CT值大于200HU,存在肺动脉及肺静脉同时显影的情况但肺动脉均比静脉CT值高,不影响诊断及动脉血管图像重建。Ⅱ组肺动脉CT值大于165HU,其中6例肺静脉基本不显影,3例动静脉同时显影,但肺动脉均比静脉CT值高。两组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值大于120HU,其内血栓CT值小于70HU,目标血管与血栓的密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站式行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联合成像技术的两种方法在目标血管显示上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而一次性注射造影剂法比分两次注射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可作为疑似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 肺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医保审核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思维,对临床医疗行为实时监管,做到合理医疗,使医保管理得到良性循环。方法研发设计为医院医保部门量身定做的医保在线审核系统,做到审核与医嘱、费用、检查检验、电子病历的有效整合和统一,通过业务规则和流程设计,实现智能化审核。结果该系统提高了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审核流程优化和再造,减免了临床和医保部门审核的大量繁琐工作,平均能节省1/3到1/2的时间。结论临床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了医保审核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员工对审核工作的积极性。

  • 标签: 医保 精细化管理 费用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患儿生活活动能力、智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康复治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以及护理8周后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Gesell智力测试量表(D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8周后患儿的ADL评分、DQ值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之上对脑性瘫痪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智能的改善。

  • 标签: 脑性瘫痪 生活活动能力 智能 儿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