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评价护理效果,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对策。方法2012年8月~2014年3月,外科肿瘤病人进行手术患者69例,其中针对低体温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术前评估与访视、手术台预热、手术室温度控制、术中呼吸道保温、气体与液体预热、被服保暖、预防手术单浸湿,同时加强体温监控,对症处理。结果手术开始时体温(36.7±0.4)℃,操作后30min(36.5±0.2),手术结束时(36.2±0.5),麻醉苏醒时(36.4±0.4)。术中全程出现低体温5例,出现寒颤8例。结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做术前准备、术中保护,对于发生的低体温,也应积极复温;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控制应激,以增强患者机体调节能力、耐冷刺激能力。

  • 标签: 外科肿瘤病人 术中低体温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低体温 危害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综述了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进展,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麻醉药物影响,手术室环境,输血输液,手术因素及自身因素等;预防措施包括监测体温,调节手术室温度,被动加温,主动加温,液体加温及预保温等。

  • 标签: 低体温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随着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相关内容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一般临床资料,在提出个人护理体会的同时,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阐述了个人的几个观点。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入两种不同温度的液体对剖宫产术中因低体温而引发寒战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各5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取婴后输注了37℃恒温箱加温的液体,对照组在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取婴后输注室温下的液体。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因低体温而引发寒战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中输注加温液体能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因低体温而引发寒战的发生,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加温度输液 剖宫产 低体温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775台进行研究分析,对产妇在分娩手术过程中进行体温检测,探寻发生低体温的原因及发生几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出现低体温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手术室温度、麻醉因素以及产妇失血、切口感染等,发生率为39.23%。结论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出现低体温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能降低低体温发生的几率,进而确保产妇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低体温 产生原因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就是在血液与透析液间放置一透析膜;利用弥散、对流、吸附等清除体内溶质与水分或向体内补充溶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1。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往往会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低血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低血压2,发生率可达50%—70%。所以,血液透析前有效的预防措施与透析中积极正确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状态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3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1807次透析中发生的47次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进行了成功救治与护理!现将相关护理经验及对策作如下总结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低周波在小儿咳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咳喘病儿84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人。对照组采用控制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低周波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2.9%,治疗组总裁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低周波在小儿咳喘治疗中疗效显著。

  • 标签: 中低周波 小儿咳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以预防低血压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低血压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以预防低血压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血液透析 低血压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原因。通过术中控制手术室温度,加强患者的覆盖保温,对患者输入液体进行加热保温,术中动态监测体温等措施,患者发生寒颤、术后感染、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 标签: 低体温 外科手术 原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如何防治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采用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高/低钠序贯透析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结果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约为10%~15%),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是医院针对部分外科疾病实施的治疗方式,但手术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创伤,其中手术人群可划分为3类,包括幼儿、青年、老年,由于幼儿体表面积较大,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患儿体表脂肪分布面积较大,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表现,影响手术进程。此外,患儿接受手术过程中需应用麻醉剂,在麻醉状态下骨骼肌呈现松弛状态,机体产热能力下降,麻醉药物抑制体温正常反射,机体产热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患儿产生低体温表现,低体温会影响腹腔脏器功能,影响手术安全。本文现针对术中低体温对患儿机体的影响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 标签: 低体温 手术 产热 机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手术出现术中低体温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增加专门的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中体温偏离值为(2.42±0.23)℃,观察组为(0.66±0.07)℃,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为67.74%(42/62),观察组为30.65%(19/6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手术出现术中低体温与麻醉作用、患者自身、冷稀释作用、开放腹腔等有关,护理人员应针对性采取保温措施,做好对患者的保暖,以减少甚至避免低体温的出现。

  • 标签: 开腹手术 术中低体温 原因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30例作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低血压的预防以及积极有效护理干预。结果30例患者当中,出现低血压为3例,低血压发生率为10%,护理总体满意率为90%。讨论加强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以及护理,有利于保证血液透正常进行、提升血液透析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保暖护理对术中低体温和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共收治手术患者22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保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收缩压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26.55%,术后寒战发生率为4.43%,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保暖护理有助于改善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对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寒战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保暖护理 术中低体温 术后寒战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方法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控制室温、控制皮肤散热、输入加温的库血和液体、覆盖肢体保温及加强术中低温的检测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结论积极有效的预防是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术中 低体温 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进行中病人出现低体温的原因、低体温的危害。对104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病人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术中病人 低体温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200例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组(n=100)与观察组(n=100),常规组产妇均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两组产妇不同时段腋温变化情况在胎儿娩出后与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产妇体温恢复正常,常规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产妇寒战发生情况观察组产妇寒战发生次数相比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产妇在术中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 标签: 循证护理 剖宫产 低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