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方法抽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中发生不安全情况患者70例,将他们随机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加强安全措施防范,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过程中,发生不安全情况的主要原因和患者、护理人员相关;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在护理工作中加强防范,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护理人员6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人员接受过不安全护理因素培训,对照组人员未接受过培训。观察两组患者满意程度、不良护理行为及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经过相应培训后不良护理行为和护理差错率(10.00%)显著降低,患者满意程度(93.33%)显著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外科临床护理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培训医护人员可减少护理行为的失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外科 不安全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对社区输液室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并通过规范化操作和管理等相关额防范措施,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静脉输液 安全隐患 护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因素,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针对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结果通过以防患于未然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护士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结论对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健全各项护理安全措施,是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基层医院急诊 护理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安全因素干预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不安全因素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率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率为2%,对照组为14%,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2%,而对照组的为74%,两组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不安全因素干预显著减低了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其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安全因素干预 心血管内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从我院入院的心血管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对患者住院资料进行有效地统计的分析。结果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自身是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结论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的观察,并加强护理人员的有关专业技术及法律水平的培训,能够有效的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