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cervical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术,其中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组1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组20例。术前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受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脊髓神经功能(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颈椎管矢状径评估椎管减压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5年(11个月-24个月)。术后半年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DCI组与传统AC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改变情况,DCI组优于AC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ACDF术式相当,但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更加显著。

  • 标签: 颈椎动态稳定器 退变性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眩晕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双侧椎动脉血流速不同程度减慢的患者中有88.4%患者有颈椎病的X线表现。结论: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颈椎病有一定的联系。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颈椎病 眩晕 脑血液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89例颈椎病急性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进行颈椎牵引、局部按摩等基础理疗,治疗组在理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76.8%(P〈0.05)。症状好转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缩短6天。血液流变学方面二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颈椎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应用多普勒技术对50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30例异常。其中25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双侧颈动脉血流量对称性偏低,管径及头颅CT无异常,脑电图部分改变,主要表现为低幅慢波,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多普勒复查正常,说明CT正常不能否定脑缺性血管病的存在,CT不能代替多普勒检查,另5例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动脉血流量不对称,其中3例为双侧血管经狭窄,CT提示全脑萎缩,脑电图呈低幅慢波;另2例CT提示左颞后顶区,右枕外侧区梗塞,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表现相应部位慢波灶达6~7级。CT异常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多普勒检查和脑电图及临床症状变化不大,故多普勒检查对监测脑动力循环有一定意义。

  • 标签: 颈椎病 多普勒检查 头颅CT
  • 简介:目的:联合肌电图(EMG)与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探索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客观指征.方法:72例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肌电图与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3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恢复程度.结果:根据EMG与SEP检查结果,轻度组患者21例,中度组患者26例,重度组患者25例.3组术后N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恢复(P<0.05),轻、中度组恢复至轻度功能障碍,重度组恢复至中度功能障碍.结论:肌电图或体感诱发电位异常,而腋神经运动潜速率正常且SEP的N13波形尚清晰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接受手术治疗的电生理指征.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肌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手术指征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患者50例,在肌电图检测过程中同时检测前锯肌与C_(5~7)椎旁肌,测定内容包括静息状态时自发电活动。观察比较前锯肌与椎旁肌自发电活动在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中的阳性率。结果:前锯肌见到自发电活动的阳性率为97%,椎旁肌见到自发电活动的阳性率为52.4%,前锯肌在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中的阳性率更高。讨论:前锯肌在臂丛神经C_(5~7)根性损伤电生理定位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电生理 前锯肌 颈椎旁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