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U是心电图中较小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特别是U振幅显著增高,颅似高钾引起的高尖T时,因两者治疗预后及临床意义回然不同,故应仔细辨认。例1患者男性,42岁,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血钾2.2mmol/L,ECC:(图1A)多导联ST段下移,U高耸,V3达0.95mv,T与之融合,不易区分,Q—U间期0.52s,ECC诊断:低血钾。补钾治疗5天后,血钾升至5.1mmol/L,ECC(图1B)巨大U消失。

  • 标签: 心电图 巨大U波 T波 鉴别诊断
  • 简介:它主要包括十四项系列参数:1、资料分析期间的棘检测;2、真时检测前——棘卡片组;3、真时检测后——棘卡片组;4、检测时间窗;5、每一回放棘后的沉默时间;6、棘记录彩色步骤;7、抗干扰异敏度;8、棘检测灵敏度;9、肌电消除灵敏度;1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棘波 卡片组 检测灵敏度 资料分析 系列参数
  • 简介:所谓边缘性Q是措不能完全符合异常Q标准的Q。其分为二种类型。1.接近异常Q的边缘性Q,此种Q表现为Q粗钝错折,时限≥0.04秒,此种Q按异常Q对待;若同时同导联S—T段抬高、T倒置,则肯定为异常Q

  • 标签: 异常Q波 边缘性 接近异常 T波倒置 临床医学 正常情况
  • 简介:宽QRS心动过速(WRT)是指WRT发作时心室率大于或等于100次/分,QRS时限大于或等于0.12秒的心动过速,是需急诊鉴别与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又为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工作者感到颇为头疼的心律失常.

  • 标签: 宽QRS波 心动过速 诊断 鉴别诊断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头痛、头痛型癫痫与脑电图(EEG)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发作性头痛的患儿,在头痛间期进行了常规EEG及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并对其临床与EEG改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痫发作或癫痫家族史,若EEG有典型癫痫样放电、抗癫痫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诊断为头痛型癫痫;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痫发作或癫痫家族史,尽管EEG有典型癫痫样放电,但一般药物治疗有效,应诊断为偏头痛或血管性头痛更为合适。结论:EEG检查可为头痛与头痛型癫痫的筛选、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头痛 头痛型癫痫 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负(MMN)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和58名正常人(NC组)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一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MMN和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 非匹配负波
  • 简介: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性负(MMN)的特征以及治疗缓解后MMN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记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健康人的MMN,同时记录P300电位比较,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5周和12周时进行MMN随访。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MMN潜伏期延迟和波幅降低(正常组199.7±29.9ms和7.8±3.8μV,患者组221.4±32.6ms,4.5±3.3μV,P均〈0.01),患者组P300中靶潜伏期P3同时延迟(P〈0.01)。(2)MMN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低,与PANSS阳性症状和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P〈0.05~0.01)。(3)患者组经治疗12周后,MMN波幅呈增大改变和潜伏期缩短(P〈0.01),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结论:MMN技术可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诱发脑电的自动加工过程。MMN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失匹性负波 认知障碍 随访研究 状态标志
  • 简介:宽QRS心动过速(WCT)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遗传性心脏猝死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中毒等不同原因引起,亦可见于少数健康青年人。近年来,随着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对其分类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更加深入,快捷、正确地鉴别诊断对急诊处理、长期预后评价及长期治疗策略选择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2导联同步心电图至今仍然是鉴别诊断WCT的最重要最简便的方法和基石。本文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方针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宽QRS波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诊断流程 防治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快速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异常睡眠纺锤与婴幼儿智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利用动态脑电图仪对100例智力测验低于70的婴幼儿(试验组)进行24小时脑电图监测,同时与100例智力测验大于70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试验组中睡眠纺锤波形成不良且量少59例(59%);睡眠纺锤缺失9例(9%),其中,单侧缺失6例(67%),双侧缺失3例(33%);极度纺锤28例(28%);睡眠纺锤正常4例,异常率96%。对照组中极度纺锤2例,异常率2%,明显低于试验组。结论:异常睡眠纺锤与婴幼儿智能障碍密切相关。

  • 标签: 异常睡眠纺锤波 婴幼儿 智能障碍 动态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P离散度(Pd)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40例阵发性(含特发现性)房颤患者为观察1组,40例频发房早伴或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2组,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组的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上P最大时间(Pmax)、P离散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P〈O.05),Pd40ms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体表心电图P离散度是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 标签: P波离散度 房性心律失常 相关性分析
  • 简介:对150名8~10岁健康儿童进行了EEG的观察,并对45名异常者进行了年的观察,对于儿童中异常的认识有新的发现,认为:基本节律的改变是儿童脑发育的障碍。基本节律正常,即使HV中有痫样波形,是由于儿童身体结构发育不恒定所致,要注意HV中的延迟反应慢节律的增多,是儿童异常脑电图诊断的一种根本依据。

  • 标签: 健康儿童 EEG 异常比
  • 简介:患者男性,58岁,离休干部。95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胸痛,疼痛性质多为烧灼痛、钝痛或胸骨后不适,胸闷等。部位在胸骨右侧可涉及心前区,其范围不超过左锁骨中线,且多向右肩部放射。发作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等。疼痛程度及部位较固定,但是无规律性间歇性发作,每次发作多在数秒内,偶有持续数分钟乃至半天,可自行消退。发作频度不一,有时一天内发作数次,有时数天发作一次,情绪激动时发作加频加重。病初服止痛片,安定可

  • 标签: 心绞痛型 心纹痛 癫痫 苯妥英钠 发作性 疼痛程度
  • 简介: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维脑电地形图检查,异常率为80.9%,局灶性功率增高为68.62%,其中异常率最高为局灶性较低(92.3%)和全身强直阵挛较低(86.62%)。局灶性发作者83.33%表现为局灶性功率增高。颞叶癫痫加蝶骨电极后能清楚显示颞区高功率灶,有助于诊断。CT异常者维脑电地形图均有异常,且69.23%局灶功率增高区域与CT灶基本相符合,说明维脑电地形图有助于癫痫的定位诊断。

  • 标签: 三维脑电地形图 局灶性发作 全身强直 癫痫 蝶骨电极 异常率
  • 简介:我们自91年1月至92年10月收住流行性出血热(EHF)107例,其中并发癫痫3例,现把其脑电图改变报告如下,并探讨其癫痫发作原因。一、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均有典型的EHF临床表现,EHF病毒免疫荧光抗体在1:80以上,临床类型属壹型,既往无癫痫发作史,亦无外伤史,家属中无癫痫患者。(二)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和脑电图(EEG)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脑电图改变 癫痫发作 临床表现 免疫荧光抗体 脑水肿
  • 简介:1、本实验做了DccNa和TCCA对小鼠、大鼠、幼鱼、兔等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DccNa和TCCA一次口服给药对小鼠、大鼠、兔等动物的影响较小。小鼠口服的LD50为1309mg/kg,属于基本无毒物。DccNa500mg/kg一次给药对兔的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的影响。故该产品对高等动物是比较安完的用于饮水和餐具的消毒,对人体是不会出现

  • 标签: 三氯异氰酸 二氯异氰尿酸钠毒性 作用研究
  • 简介:患者男性,69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而入院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导联同步记录,窦性心律,R-R0.64s心率94次/min,P-R间期0.18s,ORS时间0.15s,Q-T间期0.42s,P′1及P′2均提前出现,P′均重于其前的T降支处,后随的QRS与窦性P下传的QRS波形态相同,当窦性心动周期0.64s及P′1后的代偿间歇为0.74s时下传的QRS均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当P′2后的代偿间歇为0.80s时,其后第1个窦性下传的QRS波形正常.继后仍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见附图),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房性早博,3、3相左束支传导阻滞.

  • 标签: 冠心病 心电图 三相左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第代头孢菌索的耐药机制探讨,是近来国际上抗生素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采用药物梯度平皿法获得绿脓杆菌和阴沟杆菌的头孢噻甲羧肟(Ce-ftazidimeCTZ)耐药菌株(MIC≥60μg/ml);通过恒温振摇培养后收集菌体,超声破碎提取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岛津UV-260型)对B-β酰胺酶进行了检

  • 标签: 内酰胺酶研究 头孢菌素耐药 细菌内酰胺酶
  • 简介:以NaoH溶液(0.01N)滴定法观察正常小白鼠十二时畏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量及利血平性胃溃疡小白鼠的最大胃酸分泌变化,并在基础与最大分泌节律的峰,谷值时辰分别电针“足里”穴,观察其胃酸分泌变化。结果:1.正常小白鼠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夜(酉~寅时)多于昼(卯~申时),二者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25)。基础分泌峰值在酉时,

  • 标签: 胃酸分泌 基础分泌 平性 最大胃酸分泌量 昼夜节律性 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有效而简便的获取单个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种急性酶分离细胞的方法分离人体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单通道膜片钳和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该细胞上的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Ca2+-activatedpotassiumchannels,BKCa)电流。结果:种急性酶分离细胞方法均可有效的获取较高质量的单个人体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并成功应用于电生理膜片钳实验中,且记录的电流稳定,记录时间长。结论:这种分离单个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急性酶分离方法简单而实用,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 标签: 人体肠系膜动脉 平滑肌细胞 膜片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