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是引起β-内酰胺抗生素失活的主要原因。克服这种作用的手段有两个:(1)使用对β-内酰胺酶氢解作用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具有使β-内酰胺酶失活的酶抑制剂联合用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自从Woodward报道了青霉烯核的化学和生物特性以来,

  • 标签: Β-内酰胺酶 酶抑制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舒巴坦 联合用药 临床
  • 简介:青蒿(ArtemisiaannuaL)、性寒味苦,为传统清热解暑药物。我国是青蒿高产地区,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蒿的药用价值,宏扬祖国传统医学,我们对青蒿的解热,解暑、免疫调节、抗菌及急、慢性毒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青蒿制剂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强于柴胡注射液。(2)解暑试验表明、青蒿能

  • 标签: 药效学 毒理学研究 解热作用 免疫调节 祖国传统医学 血清溶血素
  • 简介:12例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剂口服国产司帕沙星颗粒剂和胶囊剂400mg,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用RP-HPLC法测定血清中司帕沙星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3p97程序自动拟合,符合一室模型。颗粒剂和胶囊剂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79±0.40和4.79±0.

  • 标签: 司帕沙星 生物等效性研究 临床药理基地 颗粒剂 医科大学 胶囊剂
  • 简介:目的:以Doucet介绍的方法为基础,改良了测定大鼠肾脏近端小管Na^+-K^+-ATPase活性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自制的玻璃分针能准确而迅速的分离获取近端小管;其次,使用传导性能较好和易于折叠的锡箔纸代替了铝片,简化了孵育和测定过程。结果:改良方法与Doucet建立的经典方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小管长度确定平均耗时和转移合^32P的孵育液平均耗时明显降低。结论:本文介绍的测定大鼠肾脏近端小管Na^+-K^+-ATPase活性的改良方法,减少操作步骤,缩短了操作时间和暴露在放射性环境中的时间;简化并改进了操作条件,降低了实验要求和成本。

  • 标签: 近球小管 钠泵 活性测定 改良方法 大鼠
  • 简介: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肝补肾的著名方荆。在治疗糖尿病时,通过抗自由基,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糖耐量和降低血糖,降脂、减重等发挥治疗作用,并且可以针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发挥直接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探究奥卡西平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就诊的50例成人颞叶癫痫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有16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4%;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80%)(P〈0.05)。结论:奥卡西平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成人 颞叶癫痫 术后 奥卡西平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β—内酰胺抗生素由于其耐药株可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其β—内酰胺环而失去抗菌作用。过去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研究是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以阻碍细菌产生的酶的降解,从而达到提高抗菌活性的作用,目前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β—内酰胺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 标签: 内酰胺酶 酶抑制剂 抗菌作用 头孢哌酮 抗菌活性 头孢唑啉
  • 简介:目的:从大鼠脑内胺类神经递质途径,探讨补经合剂对初老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初老大鼠为自然肾虚模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该方对下丘脑内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结果:补经合剂低剂量组(7.8g·kg-1)、高剂量组(31g·kg-1)均可明显降低初老大鼠下丘脑内NE的影响(P<0.05);同时低剂量组还可明显降低初老大鼠脑内DA的含量(P<0.05).结论:补经合剂可明显降低初老大鼠下丘脑内NE、DA含量,提示该方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内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而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进行调节,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补经合剂 初老大鼠 下丘脑 单胺类神经递质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目的:探讨侧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感觉神经电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侧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肌电图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与波幅数据,并与健侧比较。结果:47例患者患侧和健侧的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在波幅和传导速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3/47)患者腓浅神经异常,且均表现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分别为健侧27.7μV、患侧7.5μV;健侧11.5μV、患侧2.3μV;健侧6.5μV、患侧3.8μV。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侧L4-5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中,可能会有腓浅神经SNAP异常现象。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电描记术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