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大肠癌发病率在全世界仅次于肺癌、胃癌、乳腺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其死亡率居第3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占第4-6位.大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化疗作为大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两大目的.辅助化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大部分.化疗给药途径有多种,各有适用范围,目前临床多采用全身化疗.而大肠癌属化疗非敏感肿瘤,故应少采用全身化疗[1].抗癌药的药理特性,对癌细胞杀伤力与血药浓度正相关,在靶区或靶器官的浓度增加1倍,杀伤癌细胞数量可提高10倍以上.因此,在围手术期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提高靶区或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关系到手术疗效.本文就大肠癌围手术期化疗的各种给药途径作一综述.

  • 标签: 围手术期化疗 化疗途径 大肠癌 辅助治疗手段 恶性肿瘤 给药途径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及凋亡,其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关系紧密。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现EGFR酪氨酸激酶区常发生各种突变,这些突变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疗效密切相关。因此,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是靶向药物EGFR-TKIs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及预测指标。本文就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不同标本来源,如原发灶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外周血、胸腔积液标本检测,做一介绍。

  • 标签: NSCLC EGFR基因突变 淋巴结 外周血 胸腔积液
  • 简介:由于电视教材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受到形态学教学的青睐。我们自己制作了名为“组织学系列电视教材”的电视教学片,并将其作为教学媒体引入组胚的实习教学,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观察到使用本电视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组胚教学。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显微摄像录制为素材带,然后由电教中心进行编辑,制作了名为《组织学系列电视教材,实习教材》的电视片。约380分钟,共17集,每集约20~25分钟。上课开始15分钟内先播放实习内容与示教,课时结束前播放小结与检测。由于我们用于制作电视教材的切片标本与学生观察的标本完全相同,真实而直观地反映了学生观察的镜下所见,利于学生在镜下寻找和判断,提高了学生独立观察切片的能力。电视教材上的示教,减轻了教员的重复工作量。与其它电视教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增加了超微结构部分;②增加了小结部分;③增加了检测部分;①利用电视技术的负效果加了立体感。本电视教材在我校三个年级和其它学校应用以来,受到学员好评,问卷调查显示:73.3%的学员认为电视教材能最真实地反映镜下结构383.3%的学员认为电视教材对指导他们看片的帮助最大;65.5%的学员认为如实习时教员完全不讲解,他们最依赖的教学媒体是电视教材。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实习课 教学方法 电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