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颈椎病治疗效果,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有角度控制的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选用ATMEGA16作为核心处理,实时监测和处理各通道传感采集到的牵引力、牵引角度等信号,通过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实现力量、角度的组合牵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精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颈椎病 角度控制 多功能颈椎牵引椅 生物力学原理 组合牵引
  • 简介:目的针对医院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技术高精尖且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维修效率低等问题,建立基于浏览/服务(B/S)架构下的维修模式。方法建立一种基于B/S架构下的维修数据信息系统,由服务/浏览两部分组成。结果数据库信息系统优化了维修流程,加快了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提升。结论该模式能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 标签: B/S 医疗器械 日常维修 工作模式 信息系统
  • 简介:心脏起搏是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有效途径,新型的无导线微型心脏起搏已经开始替代传统的心脏起搏。文章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心脏起搏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电池需要定期更换及由于电极导线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问题;其次,着重阐述了国外压电、超声、电磁感应及微型心脏起搏的发展现状、临床应用及中国传统和新型心脏起搏的研发情况;最后,对心脏起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无导线 电池寿命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 简介:目的探讨PFNA与DHS结合防旋转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优缺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PFNA组(n=48例)和DHS组(n=36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其临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5±6.5)个月;参照Harris评分,PFNA组手术优良率(91.12±2.36)%,DHS组为(88.42±3.06)%。PFNA组在手术参数手术时间、伤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为三项参数的比较中明显优于DHS加防旋转钉组;PNFA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离床下地时间等术后检测指标均优于DHS组。两组均未出现感染、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折手术用时短、创伤比较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建议采用PFNA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防旋转钉 老年 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 简介:分析自主研发的新型"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术后的应力分布。建立"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术后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压缩、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载荷下的受力特点。"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系统各构件于压缩状态应力小于其它各状态载荷,受力峰值均位于"X"形连接棒上。"X"形弹性内固定能分担螺钉应力,可减少术后应力集中的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 标签: 弹性 脊柱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