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CARE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CT检查的腰椎外伤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常规扫描组(组1)、大螺距+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2)及CAREkV+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3),每组30例。组1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4.6岁。组2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岁。组3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3岁。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估测量图像CT值和噪声[即标准差(S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结果3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3.9±1.4)mSv、(2.7±1.2)mSv、(2.5±1.1)mSv;组2、组3ED均显著低于组1(P<0.01),组2、组3ED较组1分别降低了30.8%、35.9%。主观图像评分,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4,P>0.0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骨窗上3组SNR分别为(2.1±0.9)、(2.0±0.4)、(2.3±0.7)(F=1.052,P>0.05);软组织窗上3组SNR分别为(5.7±0.7)、(5.3±0.5)、(6.2±1.4)(F=1.081,P>0.05),3组间骨窗及软组织窗感兴趣区SD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216、0.763,P>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CARE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 标签: 双源CT 大螺距 自动管电压技术 腰椎外伤 辐射剂量 CARE
  • 简介:探讨并分析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PM)进行脑功能磁共振图像空间平滑处理的技术原理及其程序实现。采用医用磁共振机对正常人脑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获得相关的脑功能图像。利用SPM软件对图像进行空间平滑处理,并分析其算法及程序实现,在此基础上对SPM算法进行改进并仿真。通过分析和改进算法,得到了更好的空间平滑效果,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脑功能磁共振图像,便于临床诊断。SPM软件包在脑功能磁共振图像处理与分析中有着重要应用,但仍需改进和提高

  • 标签: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统计参数图 空间平滑 卷积 滤波
  • 简介:本工作研制了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并应用该生成系统建立了SD-MU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打印输出、注释生成和系统服务等模块。应用本系统还可生成其他类型的心电数据库。

  • 标签: 心电数据库 生成系统
  • 简介:1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物材料和医用装置民族工业近2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的医用装置(MedicalDevice,或称医疗器材、卫生装备、医疗器械)工业迅速发展,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全世界医用装置产值达到1370亿美元,按目前10%的增长率,医用装置在不久将来会达到药品的总产值(目前药品的总产值约2000亿美元)。1997年美国的医用装置产值为577亿美元(占世界的42.1%,230美元/人年),欧共体为370亿美元(占世界的27.0%,240美元/人年),日本为198亿美元(占世界的14.5%,80美元/人年),加拿大为28亿美元(占世界的2.0%,130美元/人年),澳大利亚为11亿美元(占世界的0.8%,80美元/人年),中国约为25亿美元(占世界的1.82%,2.08美元/人年)。

  • 标签: 生物材料 医用装置 医疗器材 监督管理 临床研究申请 提高产品质量
  • 简介:建立基于Access软件的进行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整理我院开展CT介入治疗以来的患者病案资料547份,并对有条件随访的患者进行随访;利用Access软件建立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在Access软件平台上成功建立了信息容量大的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录入,资料统计查询也能做到全面准确。基于Access软件的CT介入治疗数据库功能强大,有利于医学信息的快速存储和统计查询。

  • 标签: CT 介入 穿刺活检 ACCESS 数据库 随访
  • 简介:据日本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15日报道,该医院专家开发出一种胃癌诊断技术,这种技术向以往用于胃癌诊断的色素中添加醋酸,使病灶更加明显,从而使准确率大为提高

  • 标签: 胃癌诊断 准确率 日本 大学附属医院 家用 诊断技术
  • 简介:采用电化学处理的方法,对人血浆及PBS(磷酸盐缓冲盐水)进行了提高氧分压的基础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电化学处理对人血浆和PBS的氧分压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对进一步研究放射治疗增敏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电化学 氧分压 人血浆 PBS
  • 简介:通过对一组聚乳酸样品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特性粘度〔η〕的测定,应用直线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订定了聚乳酸在丙酮中,25℃下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结果:k=1.672×10-4,α=0.703。将这一结果运用到GPC谱图的计算,所得的粘度值(〔η〕)与用粘度法实测值比较,最大偏差小于493%

  • 标签: Mark-Houwink参数 凝胶渗透色谱 特性粘度 聚乳酸
  • 简介:据MantelCR2015年6月18日[Cell,2015,161(17):1553-1565.]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暴露在环境空气中会降低从骨髓和脐带血中获得造血干细胞的效率,在空气中收集造血干细胞会使造血干细胞数目被大大低估;由活性氧(ROS)介导的造血干细胞数目下降与cypd-p53-mptp轴、miR210和hif-1a有关;在环胞素A中收集造血干细胞可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效率。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移植效率 科学家 Mantel HIF-1A 环境空气
  • 简介:针对儿童多生理参数检测及情绪分析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处理多维生理参数的嵌入式系统,所处理的数据主要为心电信号、皮肤电阻以及体表温度。本系统旨在通过对这三个前端数据的特征提取,为后端分类器判别情绪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多维生理参数 心电 体温 皮肤电阻 特征提取
  • 简介:据JAmChemSoc[2012,134(28):11458-11461]报道,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和梨花女子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石墨烯(graphene)可能用作一种有效的光催化剂来改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效率。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将太阳光转化为化学能量,能够潜在地产生可更新的非污染性的燃料和用途广泛的化学物。但是开发一种有效的光能到燃料转变的过程一直遭受挑战。尽管研究人员已证实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是可行的.但是要获得高的效率一直比较困难。作为一种光催化剂.石墨烯利用太阳光来促进反应.同时本身也不用参与其中。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石墨烯与一种卟啉酶偶联在一起。证实这种材料能够将太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实验表明,基于石墨烯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发挥着强大的功能.而且它的总效率显著性地高于其他光催化剂的效率。这种光催化剂——酶偶联系统是最为理想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之一。为了理解加强的光催化活性的来源,研究人员利用光谱学、热学分析和显微镜技术来研究这种光催化剂。发现这种材料含有较好的电子转移能力,并且石墨烯较大的表面积也有助于加快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直接从二氧化碳中产生太阳能燃料的能力不仅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和塑料.也能够应用于制药行业。

  • 标签: 光合作用 系统 石墨 人工 利用效率 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