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固定固定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和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

  • 标签: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掌侧锁定板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方法:自1995年1月~1998年6月,对收治的6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共78处骨折,用行Ⅰ期骨折内固定整复术。结果:全部治愈,术后无异物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一定的可塑性。用它做骨折内固定,是一种简便快捷、固位牢固、病人痛苦、效果可靠的好方法。有着传统钢丝栓结内固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适用于颅颌面骨折的治疗。

  • 标签: 颌面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固定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4年以来对48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在"C"型臂x光透视机定位下,骨折闭合复位,固定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结果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发生.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固定固定的方法,手术创伤,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合并有心、脑、肺、肾慢性疾病的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外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2l例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架的手术方式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0.9%。结论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架手术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外固定架 有限 内固定 PILON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治疗Rü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7月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Ⅲ型pi1on骨折18例,术后2~3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结果术后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参照Mazur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来评价,结果显示优6例,良9例,可3例,总体优良率达约83.3%。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能有效固定骨折端,避免软组织感染和骨不连,是治疗严重粉碎Pilon骨折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PILON骨折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应用三维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28例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2例,根据AO分类,A型6例,B型8例,c型14例,并于术后4-6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26例患者骨折顺利愈合(92.8%),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为3-8个月,2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均为开放性骨折,合并有软组织感染。结论应用三维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稳定性强、骨折愈合快、拆除简单、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

  • 标签: 胫骨 骨折 外固定支架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Orthofix-微型器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31例采用Orthofix-微型器治疗的第一掌骨基底部Bennett骨折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以及术后上肢臂、肩、手功能调查量表(Disabilitiesofthearm,shoulderandhand,DASH)评分,随访终末期采用指总关节活动度(Totalactionmovement,TAM)评分。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4月,手术时间为18-40分钟,平均29.1分钟,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14.5mL。术后3月、术后6月及终末期DASH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期,其中26例解剖复位,5例骨折对线良好,TAM评分优22例,良7例,差2例。随访期间未发生桡神经浅支损伤、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Orthofix-微型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 标签: Orthofix-微型器 第一掌骨基底部 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对锁定钢板(LCP)外置与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分析,为临床应用LCP外置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长度的牛小腿骨(胫骨20条形成骨折标本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LCP外置固定固定支架固,观察标本在不同的载荷下承受的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作用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100、200、300、400、500、600、700N载荷轴向压缩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轴向压缩值差距越大。两组在4、6、8、10、12、14N.cm扭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扭转角度值差距越大。两组在50、100、150、200、250、300N载荷弯曲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弯曲位移值差距越大。结论LCP外置固定骨折在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等生物力学方面优于固定支架,其在临床治疗开放性骨折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 骨折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我院自2000.6至2002.6收治5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鼓"内固定术,即用钛合金指骨(或掌骨)螺钉环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1~24月,平均18个月,术后10~12周5例骨折均完全愈合,螺钉位置良好,功能恢复均良好,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鼓"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比较实用却预后较好的手术方法,但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和手术技巧更重要.

  • 标签: 桡骨小头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剪去钩子的锁骨钩固定治疗单纯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3例不伴胸锁关节脱位的单纯锁骨近端骨折应用剪去钩子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并发症。术后半年时可进行一般的轻体力劳动及体育锻炼。术后一年时Rockwood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优为46例,良为4例,可3例。优良率为94.3%。结论修剪后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锁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锁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锁骨钩板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4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53.3岁。按Schatzker分型,Ⅱ型34例,Ⅲ型10例。均为外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应用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9~107min(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中出血量55~185mL(平均出血量102mL)。术中透视结合术后复查X射线片可见骨折复位满意,塌陷的关节面可恢复原有高度。44例胫骨平台骨折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纽约外科特种医院(HSS)评分标准,优良率91%。无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软组织损伤,在达到坚强内固定的同时,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开窗复位 锁定接骨板 植骨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骨盆出口位结合髂骨斜位术中监测骨盆固定架螺钉的置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骨盆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3.6岁。采用双侧改良骨盆出口位投照角度(C型臂X射线机球管向足侧倾斜即与冠状面成35°±5°,向外侧倾斜即与矢状面成20°±5°)结合双侧髂骨斜位,利用C型臂机术中监测骨盆固定架骨针置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置钉356枚行双侧改良骨盆出口位结合双侧髂骨斜位透视,术中平均透视次数7次(4~11次),平均手术时间18min(14~29min)。螺钉穿出内侧或外侧骨19枚,均在术中进行调整。结论采用双侧改良骨盆出口位结合双侧髂骨斜位的透视方法可缩短骨盆固定架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安全有效评估骨盆固定架术中的置钉,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C型臂X射线机 外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固定联合前路切口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后路经皮内固定联合前路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患者36例,原发腰椎间隙感染16例,腰椎间盘术后感染20例,其中L:/,8例、L3/4。12例、L,1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缓解率(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手术时间93-106分钟,平均98.3分钟。手术出血量80~325mL,平均185.4mL。所有患者均达临床愈合,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术后腰背痛缓解率100%,VAS评分术前平均(8.7±0.5)分,术后6个月平均(1.3±0.3)分(t=-16.16,P〈0.001);6个月后患者的满意率为93.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73.32±14.15)分,随访时为(12.18±7.44)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01)。结论采用后路经皮内固定联合前路切口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手术创伤、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疗效确切,为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腰椎 感染 经皮内固定
  • 简介:探讨了钛合金夹板在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198例颌骨骨折用微型和小型钛行坚固内固定,术后长期随访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钛合金夹板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创伤,是颌骨骨折内固定的理想材料.

  • 标签: 颌骨骨折 小夹板 术中 内固定术 并发症 长期随访
  • 简介:目的对比撬拨复位跟骨骨折手术后的两种固定方式:以改良固定支具固定和以管型石膏固定,总结撬拨复位配合改良跟骨固定支具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数据统计,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9月60例(60处)SandersII、III型跟骨骨折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半,两组均采取同样的手术方法,对照组术后以传统石膏固定,而治疗组术后以改良固定支具固定。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Maryland评分、并发症出现机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影像学分析Bohler角和Gissane角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组跟骨宽度恢复要好于对照组(P〈0.01),术后Maryland评分对比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要低于对照组(23.1%)。结论撬拨复位手术后以改良支具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效果佳、操作简单、治疗费用少、住院耗时短、固定稳固、便于锻炼等优势,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说明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较好,理论依据清晰。

  • 标签: 跟骨骨折 改良外固定支具 撬拨复位
  • 简介:小腿骨折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状态下常见的多发伤,且常是高能量损伤所致,多伴有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我院自2010~2013年收治此类病例21例,皆早期行筋膜室切开减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引流,骨折行有限内固定固定支架固定,均取得了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小腿闭合性骨折,男18例,女3例,年龄17~42岁,平均31岁;骨折部位上中段10例,中下段11例。受

  • 标签: 小腿骨折 VSD 骨筋膜室综合征 外固定支架治疗 有限内固定 高能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腘窝切口与传统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腘窝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腘窝后"S"型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5±18)分钟,出血量为(50±20)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5±20)分钟,出血量为(100±50)mL,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4%,对照组优良率为82.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腘窝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特点,与传统切口对比有创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空心钉 后交叉韧带 附着点骨折
  • 简介:临床上对复用透析器及管路进行上机前预冲处理时,一般将静脉壶置于静脉空气捕捉器上,因静脉空气捕捉器位置较高,需冲洗的管路支路多,缺少一个相对集中、固定的支架,易引起冲洗液四溅。我们根据透析机距病床距离近,预冲管路长度及弯折度灵活等特点,自行研制了便携透析管路冲洗固定架,临床使用1800例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冲洗液 固定架 便携式 管路 临床使用
  • 简介:目的评估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钛固定联合医用诱导骨基质植入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7月-2015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16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6例;年龄21-62岁,平均44.6岁。按AO分类全部患者均属于C型骨折。均采用沙滩椅位,经肩关节前入路、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钛联合医用诱导骨基质植入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3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肩关节Neer评价标准,平均为88.3分(81-93分),优9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87.5%。根据肘关节Mayo评价标准,平均为92.3分(89-96分),优9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3.3%。结论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钛固定联合医用诱导骨基质植入是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可靠方法,能提供坚强的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有限切开 锁定加压钛板 肱骨干粉碎性骨折 医用诱导骨基质
  • 简介: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固定围手术期失血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为临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的重视。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配合手工检索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固定失血特点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临床病例对照实验(CCT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10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比较两组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同种内固定方式的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提取相关数据输入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修订后的Jadad量表。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髓固定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16.78,95%CI[-322.64,-110.91],P〈0.001);髓内固定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48.51,95%CI[-651.13,-245.88],P〈0.001);髓内与髓固定显性失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08,95%CI[34.94,253.22],P=0.01);髓内与髓固定隐性失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8.41,95%CI[-190.74,-66.08],P〈0.001);髓内与髓固定总失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8.06,95%CI[-88.68,144.81],P=0.64)。结论据本系统评价结果:无论是髓内固定还是髓固定,其隐性失血量均多于显性失血量;髓内固定与髓固定均具有巨大的隐性失血量,但二者相比,髓内固定的隐性失血量要多于髓固定,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髓内固定的隐性失血;髓内固定与髓固定的总失血量基本一致,对于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失血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