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血补髓汤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迟缓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骨折内固定术迟缓愈合患者9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47例;参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行生血补髓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

  • 标签: 骨折内固定 生血补髓汤 迟缓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接骨续筋颗粒在促进骨折愈合治疗中发挥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诊治的骨折患者 96 例作为治疗对象,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 48 例和对照组 48 例,研究组应用接骨续筋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三七伤药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和骨痂愈合时间。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总有效率为 95.83% ,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总有效率 72.92% ,数据对比有意义;研究组骨痂愈合时间短,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中药接骨续筋颗粒治疗骨折疾病可提升愈合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取得了积极的治疗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接骨续筋颗粒 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型护理对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 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导致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舒适护理。采用 Harris功能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 1、 3个月和 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 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 91.11%,对照组为 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3.905, P<0.05)。观察组 6例( 13.33%)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例( 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3.975, 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舒适型护理,更能促进关节恢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舒适型护理; 股骨颈骨折骨折愈合术; 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关注骨折愈合率和躯体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骨科疾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12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个性化护理,分析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为( 28.5±5.9 ) d ,对照组为( 42.3±5.1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一个月后的骨折愈合率上,观察组为 94.6% ,对照组则为 7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骨折状况的早日改善,加强肢体功能的恢复,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骨折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型护理对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 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导致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舒适护理。采用 Harris功能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 1、 3个月和 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 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 91.11%,对照组为 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3.905, P<0.05)。观察组 6例( 13.33%)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例( 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3.975, 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舒适型护理,更能促进关节恢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舒适型护理; 股骨颈骨折骨折愈合术; 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骨折延迟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中医综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能力,因而满足了患者自身治疗需求。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骨折延迟愈合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3月 -2017年 3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 7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 35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方法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以及 Rasmussen评分总优良率指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方法应用于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8月~ 2019年 7月我院接收并诊治的骨折愈合不良患者 193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 97例与对照组 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内固定,选择合适的固定物,采用轴心固定,术后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方式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治疗 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 4个月,经 X线检查等方法可得,研究组愈合率( 89.7%)明显高于对照组( 41.7%),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 1个月后、 2个月后、 3个月后、 4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 在西医内固定、功能个锻炼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骨折愈合不良,有利于骨折后尽快恢复,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愈合不良是一条有效、可行的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折后;愈合不良;治疗    愈合不良是骨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 [1]。预防骨折愈合不良对于骨折患者的恢复及保证日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主要采用再次固定的方法来治疗骨折愈合不良 [2],临床疗效不尽人意,本次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骨折愈合不良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 2018年 8月~ 2019年 7月接收并诊治的骨折愈合不良患者 193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 X线确诊,且符合以下标准:骨折部位有纵向叩击疼痛或按压痛,骨折愈合时间超出同类型骨折正常愈合时间,无骨端硬化现象。其中胫骨骨折 87例,股骨干骨折 36例,尺骨骨折 18例,肱骨骨折 34例,锁骨骨折 18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骨折愈合不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 97例,其中男 79例,女 18例;年龄 19~ 61岁,中位年龄( 38.5±1.4)岁;其中单纯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例数分别为 27、 70例,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折断例数分别为 62、 35例。对照组 96例,其中男 79例,女 17例;年龄 19~ 61岁,中位年龄( 38.7±1.6)岁;其中单纯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例数分别为 27、 69例,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折断例数分别为 62、 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内固定,选择合适的固定物,采用轴心固定,术后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方式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处方组成:川断 10g、川芎 10g、穿山甲 5g、丹参 15g、当归 10g、地龙 12g、力参 5g、杞果 10g、补骨脂 12g、骨碎补 12g、红花 10g、黄芪 20g、肉苁蓉 12g、桃仁 15g、粉三七 3g(冲)、怀牛膝 8g、土元 10g、甘草 10g、自然铜 9g、鹿角胶 9g(烊化),水煎服, 1剂 /d。治疗 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有效率。     1.3疗程判定标准 ①愈合: 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大量骨痂生长,无纵向叩击痛或压痛,无骨折端异常活动;②有效: X先骨折线轻度模糊、少量或中等量骨痂生长,纵向叩击痛或压痛减轻;③无效: X线片显示骨折线无改善或不愈合,纵向叩击痛或压痛等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 SPSS19.0进行处理,采用 χ2检验对所得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率( %)的形式表示,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用 P<0.05表示。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 4个月,经 X线检查等方法可得,研究组愈合率( 89.7%)明显高于对照组( 41.7%),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2.2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 1个月后、 2个月后、 3个月后、 4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3 讨论    骨折愈合不良是骨折尤其是大局部软足这挫伤严重时常见并发症 [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方法不当、原发性创伤严重、功能锻炼不当、内固定材质差等均可导致骨折愈合不当 [4],故临床上常采用再次固定、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方式等措施治疗骨折愈合不当。中医认为 [5],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等病理原因是导致骨折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故临床治疗应在内固定、功能锻炼等的基础上,加强对淤血的治疗,且重视健脾补肾,使骨有所养,精有所充。本次研究所用中药汤剂,黄芪可补脾益气,枸杞、肉苁蓉可补肾壮阳、补肝益肾,自然铜、骨碎补可补肝肾、行血脉,桃仁、三七可活血化瘀,当归可补血养精、活血止痛,甘草可健脾理气,诸药联合应用,用于治疗骨折愈合不良具有明显疗效,与内固定、功能锻炼相结合,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西医内固定、功能个锻炼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骨折愈合不良,有利于骨折后尽快恢复,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愈合不良是一条有效、可行的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雯雯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J].浙江中医学学报, 2012, 27( 3): 32-33.     [2]陈艺文 .中医辅助治疗骨折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26( 7): 304-305.     [3]韩明明 .中药汤剂辅助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临床实用价值剖析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 15( 6): 392-395.     [4]姚永胜 .中药汤剂治疗骨折手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J].中医药导报, 2013, 24( 6): 315-316.     [5]郑一玮 .综合治疗骨折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经验探讨 [J].实用骨科学, 2012, 29( 12): 443-445.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8月~ 2019年 7月我院接收并诊治的骨折愈合不良患者 193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 97例与对照组 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内固定,选择合适的固定物,采用轴心固定,术后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方式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治疗 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 4个月,经 X线检查等方法可得,研究组愈合率( 89.7%)明显高于对照组( 41.7%),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 1个月后、 2个月后、 3个月后、 4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 在西医内固定、功能个锻炼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骨折愈合不良,有利于骨折后尽快恢复,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愈合不良是一条有效、可行的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折后;愈合不良;治疗    愈合不良是骨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 [1]。预防骨折愈合不良对于骨折患者的恢复及保证日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主要采用再次固定的方法来治疗骨折愈合不良 [2],临床疗效不尽人意,本次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骨折愈合不良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 2018年 8月~ 2019年 7月接收并诊治的骨折愈合不良患者 193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 X线确诊,且符合以下标准:骨折部位有纵向叩击疼痛或按压痛,骨折愈合时间超出同类型骨折正常愈合时间,无骨端硬化现象。其中胫骨骨折 87例,股骨干骨折 36例,尺骨骨折 18例,肱骨骨折 34例,锁骨骨折 18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骨折愈合不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 97例,其中男 79例,女 18例;年龄 19~ 61岁,中位年龄( 38.5±1.4)岁;其中单纯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例数分别为 27、 70例,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折断例数分别为 62、 35例。对照组 96例,其中男 79例,女 17例;年龄 19~ 61岁,中位年龄( 38.7±1.6)岁;其中单纯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例数分别为 27、 69例,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折断例数分别为 62、 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内固定,选择合适的固定物,采用轴心固定,术后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方式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处方组成:川断 10g、川芎 10g、穿山甲 5g、丹参 15g、当归 10g、地龙 12g、力参 5g、杞果 10g、补骨脂 12g、骨碎补 12g、红花 10g、黄芪 20g、肉苁蓉 12g、桃仁 15g、粉三七 3g(冲)、怀牛膝 8g、土元 10g、甘草 10g、自然铜 9g、鹿角胶 9g(烊化),水煎服, 1剂 /d。治疗 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有效率。     1.3疗程判定标准 ①愈合: 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大量骨痂生长,无纵向叩击痛或压痛,无骨折端异常活动;②有效: X先骨折线轻度模糊、少量或中等量骨痂生长,纵向叩击痛或压痛减轻;③无效: X线片显示骨折线无改善或不愈合,纵向叩击痛或压痛等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 SPSS19.0进行处理,采用 χ2检验对所得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率( %)的形式表示,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用 P<0.05表示。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 4个月,经 X线检查等方法可得,研究组愈合率( 89.7%)明显高于对照组( 41.7%),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2.2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 1个月后、 2个月后、 3个月后、 4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3 讨论    骨折愈合不良是骨折尤其是大局部软足这挫伤严重时常见并发症 [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方法不当、原发性创伤严重、功能锻炼不当、内固定材质差等均可导致骨折愈合不当 [4],故临床上常采用再次固定、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方式等措施治疗骨折愈合不当。中医认为 [5],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等病理原因是导致骨折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故临床治疗应在内固定、功能锻炼等的基础上,加强对淤血的治疗,且重视健脾补肾,使骨有所养,精有所充。本次研究所用中药汤剂,黄芪可补脾益气,枸杞、肉苁蓉可补肾壮阳、补肝益肾,自然铜、骨碎补可补肝肾、行血脉,桃仁、三七可活血化瘀,当归可补血养精、活血止痛,甘草可健脾理气,诸药联合应用,用于治疗骨折愈合不良具有明显疗效,与内固定、功能锻炼相结合,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西医内固定、功能个锻炼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骨折愈合不良,有利于骨折后尽快恢复,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愈合不良是一条有效、可行的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雯雯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J].浙江中医学学报, 2012, 27( 3): 32-33.     [2]陈艺文 .中医辅助治疗骨折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26( 7): 304-305.     [3]韩明明 .中药汤剂辅助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临床实用价值剖析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 15( 6): 392-395.     [4]姚永胜 .中药汤剂治疗骨折手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J].中医药导报, 2013, 24( 6): 315-316.     [5]郑一玮 .综合治疗骨折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经验探讨 [J].实用骨科学, 2012, 29( 12): 443-445.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术治疗高能量创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5例。其中选用钢板内固定术的设为对照组,而选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术的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腕关节背伸、旋后、桡偏、旋前等活动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性较小,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术的联合治疗后,较钢板内固定治疗更具安全性和针对性,疗效更高,值得推行。

  • 标签: 高能量创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有限内固定术 外固定支架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折手术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法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价值。方法:以100例来我院治疗四肢骨折患者(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50例,传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快速、住院时间短,且VAS评分较低(P值均小于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可有效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适于基层医院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伤口愈合 四肢骨折 应用价值 锁定加压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训练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8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分为两组,各 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护理干预,采用 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护理后患儿的发育状况。结果: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方面,观察组患儿的发育商( DQ)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P< 0.05);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方面,两组患儿的 DQ分值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发育状况,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