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前随着医疗法规的出台,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护理和治疗安全有效,需要在护士实习期间就要加强医疗法规和护理安全教育。而肿瘤又有着其特殊性,病人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此我们对在肿瘤实习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做一探讨。

  • 标签: 实习护士 肿瘤科 安全隐患及对策
  • 简介:摘 要:目前,恶性肿瘤患病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不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且还会面临较大精神与经济压力。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下,人们逐渐对于健康理念有新认知,使护理要求不断提升,直接增加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护士极易出现疲劳感,具体表现为:情绪缺少稳定性,未关心服务对象,导致护理质量降低。因此,针对肿瘤护士工作压力现状进行研究,可以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工作压力 现状
  • 简介:摘要:目前有明确结论抗肿瘤药物能引起护士职业损伤,本文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的现在使用状况,护理职业损伤的定义,肿瘤护士的职业损伤和表现,肿瘤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以及肿瘤护士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 标签: 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抗肿瘤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文关怀在肿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2月前来本院肿瘤进行实习的60例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带教方法)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各30例,观察指标:出科考核成绩、出科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出科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科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肿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可提高教学成绩,改善实习及职业焦虑感,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肿瘤科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研究,并就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培训后的效果予以数据评测。方法:选取我院肿瘤从业护士 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量表调查的方式研究肿瘤护士细胞毒性药物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 SPSS分析肿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水平。结果:对肿瘤从业护士 102人的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调查问卷表结果展开分析,发现肿瘤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处于较高水平;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在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和技能掌握层面存有较大差异( P< 0.05)。结论:肿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可通过建立和健全职业防护的保障制度、科学分配肿瘤护理人力资源、强化护理知识培训等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对细胞毒性药物防护能力及提高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在提高肿瘤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 职业防护 肿瘤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肿瘤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肿瘤招收的54名临床护理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7,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和对照组(n=27,采用常规教学法),两组均进行肿瘤护理实践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护理实践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三项护理实践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肿瘤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实践满意程度也更高(P

  • 标签: 肿瘤科 护理实践教学 临床路径教学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服务接触点理论在儿童血液肿瘤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运用服务接触点理论制定临床带教措施,对 40名护理实习生实行接触点教学,对比实习前后护生 10项患者最期望项目的评分。 结果: 护生实习前后 10项患者期望值最高项目的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服务接触点理论从细节出发,注重护生与患者、护生与带教老师接触的每一个关键点,突出带教重点,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服务接触点 护理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病房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肿瘤病房于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接收的108例肿瘤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5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疼痛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肿瘤科病房 疼痛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本院肿瘤收治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50例),而观察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50例),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科 医护一体化护理 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脑肿瘤神经外科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切除或减小肿瘤,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手术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避免对患者的认知和运动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方法:脑肿瘤神经外科手术通常分为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方式。开颅手术是传统且常用的方法,通过切开头皮、颅骨等步骤,直接暴露并切除肿瘤。微创手术则利用神经影像导航系统、脑电图监测、输尿管超声检测等先进技术,通过较小的骨窗或穿刺孔进入脑内进行肿瘤切除。结果:脑肿瘤神经外科手术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和治疗的脑肿瘤手术效果较好。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也是评估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结论:脑肿瘤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尽量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此外,术后的康复护理和随访也是关键,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PICC应用与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截取某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患有恶性肿瘤并采取PICC置管化疗病人共50名,重点关注其护理措施的技巧运用与其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此次所截取的50名恶性肿瘤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0%,二次置管成功率为10%,通过X光对胸片的检查,将导管末端放置在上腔静脉当中,共有100%的总置管成功率,其平均的留置时间为(103.4±35.3)d。在导管留置过程中,导管脱落、形成静脉炎各有1例,不带有显著的并发症。与干预之前的知识掌握率相比,在干预后具有显著的提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 肿瘤血液科 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职业防护方法。方法:我院在分析感染职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实施规范性的防护措施,比较分析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结果:实施规范性防护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医院应加强对感染防护措施的研究,实施有效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暴露率。

  • 标签: 感染科 职业防护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