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肿瘤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6-2020.6月收治的60例进行手术的肿瘤患儿,利用掷骰子的方式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在进行肿瘤手术时利用整体护理能够取得较高的护理效果,可以更快的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以 ICU重症肺炎患者为例,对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以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在我院收治的 90例 ICU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4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5例采取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三项指标水平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ICU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全面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进一步促进生存质量的改善;因此,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ICU重症肺炎 全面整体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科 2018年 12月~ 2019年 6月共收治 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研究,采取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前后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 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 8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措施纳入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成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获得了康复。    关键词:整体护理;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黑便、呕血,具有发病快、病情重与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若出现急性大出血则可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周围器官循环衰竭,一旦不及时抢救便会危及生命。近年来我科将整体护理纳入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我科 2018年 12月~ 2019年 6月共收治 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国际字母排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例)。其中,患者年龄 59~ 89岁,平均年龄( 65.3±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首先,护理人员先对患者病情进行熟悉了解,特别是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病情的转变等极其重要。在此期间合理运用抗生素,营养平衡等,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水电解质平衡等进行监测;同时做好相关不良记录。     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详细如下。     1.2.2.1病情观察 护士叮嘱患者时常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然后做好心电监护措施。治疗过程,还要观察患者是否还出现黑便、呕血现象,一旦发生这些现象,立即通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1];与此同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给予患者进行补液,并且注意采取保暖措施。     1.2.2.2止血措施 ①按医嘱给止血药,静脉肌注给予奥曲肽, 0.1mg和醋酸去氨加压素 0.3ug/kg滴入;②食脉曲张破裂出血,用垂体后叶素时,稀释后应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③冰盐水洗胃法:将凝血酶用冰盐水溶解后注入胃管。     1.2.2.3饮食护理 在呕血、恶心、呕吐和休克的情况下应禁食。待上述症状缓解后,溃疡病患者应给牛奶、蛋糕或豆浆等富于蛋白质的流质饮食,以后再改变饮食种类和增加食量,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饮食,应根据其肝功障碍程度予以调节,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给予无蛋白质饮食,有腹水者,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1.2.2.4心理护理 因多数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感到十分害怕与恐惧。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便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讲解到不良情绪的产生会给治疗带来怎样的影响,鼓励患者积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5健康指导 出院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平时要劳逸结合、良好饮食,在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按时到医院进行复诊,了解相关病情的变化。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腹胀、大出血现象消失,并未出现任何不适感觉;②有效:患者大出血、疼痛恢复正常,有时会出现黑便现象,使用整体护理有效措施能够恢复;③无效:患者病情相对于护理之前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取 SPSS19.0统计软件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x±s)表示计量资料,( 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 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对比 通过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有效 16例( 80%),有效 3例( 15%),无效 1例( 5%),护理总有效率为 95%。对照组有效 15例( 75%),有效 2例( 10%),无效 3例( 15%),护理总有效率为 85%。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2.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社会关系、生理健康、周围环境、心理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上消化到出血病情十分危险,严重情况下还出现休克现象,最终导致机体循环衰竭后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立即给予患者有效积极的急救护理措施。整体护理最主要是通过为患者亲自定制治疗的最佳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实行相应出血、饮食与心理护理等健康教育措施等,不仅使患者疼痛得到了缓解,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意义,以及有效加强了患者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最主要是的让生活质量获得提高 [3]。    将整体护理干预纳入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护理,能迅速有效减轻患者腹痛、黑便等症状。住院期间,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伴有各种慢性疾病病程十分漫长,患者的情绪难免不会出现焦灼、消极等状态。医护人员便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他们了解疾病、如何预防疾病及其保持好心情才能使疾病尽快得到恢复。以上研究过程实行整体护理对消化道出现患者给予急救,然而通过患者进行诊断、评估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指定周密、严谨、科学的护理计划,并针对不同患者拟定出相关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在根据拟定好的规则严格执行,效果显著,降低了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2]。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 9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与临床疼痛症状,及其恢复快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陈朝华 .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J].吉林医学, 2014, 08: 1770-1771.     [2]谢琴 .整体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应用观察 [J].吉林医学, 2014, 20: 4546-4547.     [3]司锐,娄丽华,张秀艳 .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J].河北医学, 2015, 10: 1724-1725.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于我院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 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 25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 SAS及 SD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AS及 SDS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及 SD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2%( 8/25),其中其中感染 3例,占比 12%( 3/25),出血 5例,占比 20%( 5/2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 1/25),其中无感染发生,出血 1例,占比 4%( 1/2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結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 ;乳腺癌 ;手术室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乳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肿瘤,尽管男性也可发生乳腺癌,但研究显示 [1],乳腺癌患者近 99%为女性,男性的比例不到 1%。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在多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但由于患者手术部位特殊,患者术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且术后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2],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被大量临床数据证实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为提升我院乳腺癌手术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于我院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 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根据随机原则,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25例,年龄范围 40-60岁,平均年龄 46.7±3.2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 25例,年龄范围 40-60岁,平均年龄 46.5±3.1岁,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 ;②在纳入研究前一个月未进行过其它干预。     1.1.2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包括免疫缺陷,肝肾严重损害的患者 ;②依从性差的患者。     1.1.3 退出标准    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再继续进行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出院的健康教育等。①采用推车准备好备用物品,包括被褥,听诊器,消毒液等 ;②进入病房时所有护理人员保持微笑,向病房内所有患者问好,仔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对于病情异常的,应及时报备给主治医生 ;③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对于忘服漏服的患者,应督促其按时按量服药 ;④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积极帮助患者洗漱及更换衣服,保持病房内气流顺畅。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全部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前一天核对患者名字,科室,年龄等基本信息,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的注意事项,对出现焦虑、紧张的患者进行心理开导,以以往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 ;②术护理: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在手术过程尽量减少仪器的挪动,所有进行手术的器械均需进行严格的灭菌消毒,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利用保护器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 ;③术后护理:术后每日定期查房,密切监测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食谱,保证每天有充足的营养物质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物质的过量摄入,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     1.3 评价指标    ①采用 SAS及 SDS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 [3];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指标包括感染、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计量资料以描述,进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 n)、占比( %)描述,进行 X2检验。     2 结果     2.1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 SAS及 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 SAS及 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为 35.23±2.19, SDS评分为 35.67±1.98,对照组患者 SAS评分为 49.78±3.11, SDS评分为 48.45±3.34,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 SAS及 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比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4%( 1/25),其中,感染 0例,出血 1例,占比 4%( 1/25)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2%( 8/25),其中感染 3例,占比 12%( 3/25),出血 5例,占比 20%( 5/2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高发的一种肿瘤,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由于手术部位为隐私部位,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且术后的并发症也会显著增加。与常规护理模式不同的是,本次研究基于术前、手术过程、术后三个过程,分别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进行护理,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了患者的预后。乳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恶性肿瘤,在妇女中的发病率总体较高,而且患者 hau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最有效与最常用方式,手术虽然能够有效解决乳腺癌,但是同时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些损伤,患者在术后必须通过积极而科学的恢复才能够彻底痊愈。作为临床妇科一种难治性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包括家族疾病史、基因缺陷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 [3]。临床目前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采取保乳术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症,抑制癌细胞的进一步转移,并且可最大程度保留残余的组织器官 [4]。而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临床以往在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仅注重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忽视了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延续护理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5]。在患者出院以后,通过定期进行随访,可对其心理变化及恢复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纠正其不利于病情恢复的行为及习惯 ;通过加强心理指导,可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术后身体的变化,加快病情 恢复 ;通过微信群或 QQ群等网络随访,以及家庭随访的方式,可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鼓励,从而加快术后恢复。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乳腺癌进行早期筛查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领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在不断地延长 [6]。然而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及生理问题,对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在术后稳定期阶段,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对于保持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7]。    近年来,现代化临床护理学模式不断转变并广泛普及,乳腺癌疾病的治疗已经不再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主要目标,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努力帮助患者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广大乳腺癌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得到合理的优质性护理干预,同时在治疗结束出院后也同样需要接受有效的延续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 [8]。以往临床为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所提供的传统护理模式,仅仅是出院前进行统一模式的简单指导,在门诊复查的时候进行简单口头教育,受到时间、空间、财力、人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往往不能够令人满意 [9]。随着目前智能手机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性普及、微信诸多通讯工具被人们所接受,基于微信平台对乳腺癌患者在術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具有经济、方便、快捷等几大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护理模式,并得到临床乃至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1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猩红热的应用体会及护理干预。方法:将收治2022年2月~2022年7月猩红热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探究组3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探究组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干预效果。结果:探究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是小儿猩红热疾病护理中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趋向,在小儿猩红热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符合临床护理需求,应大力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小儿猩红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满意度和依从性、住院时间和睡眠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和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6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睡眠质量。这种干预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还关注其心理和情感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综合的护理方案。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整体护理干预 患者睡眠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应用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效果。方法:以74例(2019.7-2020.7)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甲组(常规护理)和乙组(整体护理),每组37例病人,观察护理后病人生存质量与满意度。结果:甲组病人生存质量低于乙组,甲组病人护理满意率78.3%,低于乙组满意率94.5%,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期间,整体护理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栓塞的护理方法,对应用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从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是否对护理满意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整体护理的患者是更加满意的。结论:在脑栓塞患者的护理应用整体护理的服务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脑栓塞 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37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整体护理为主,比较护理满意度、外周血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甲组外周血红细胞水平大于乙组(P<0.05);甲组血红蛋白水平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并可改善外周血红细胞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将整体护理干预展开运用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选择患者为80例,均为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所接诊病例,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内40例,在治疗过程,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在护理期间给与整体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RBC、HB水平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整体护理 老年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实施在慢性胃炎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本课题抽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1月时段内诊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共 46例,划分为常规组( 23例)和整体组( 23例)。即常规组为常规护理整体组为整体护理,对比患者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整体组,即 73.91%< 95.65%,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整体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期间,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既可增强总有效率,还可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胃炎 总有效率 炎症因子水平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整体护理的应用。 方法 :选择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放射科患者 88 例 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1 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心理波动。 结果 : 观察组护理后 1 个月生活质量各量表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后 1 个月后心理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护理能提高放射科患者生存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波动,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确保造影检查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放射科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将整体护理应用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进行研究。方法:在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心衰随机选择46例,23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3例是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护理干预下,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效果评价。 方法: 以 44 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12 月期间,随机分 A 组和 B 组均 22 例患者,分别选择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情况。 结果: 护理后, A 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低于 B 组( P < 0.05 ); A 组住院时间( 15.64±3.59 )天, B 组住院时间( 7.64±2.36 )天,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患者整体生存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创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护理,应用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所取得的护理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在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进行分娩的产妇 76 例进行护理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研究组给予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疼痛指数、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短,自然分娩率高,疼痛指数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无痛分娩护理应用 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可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缓解疼痛症状,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 200例,将 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100例与对照组 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整体护理 手术室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分娩护理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研究。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两组产妇均为45例,参考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接受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和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考组,且新生儿窒息率也低于参考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对于产妇自然分娩率提升有着重要帮助,可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护理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