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膝关节性关节炎使用个性化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确定本院接收的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80例,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n=40):胫骨高位,观察组(n=40):个性化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膝关节恢复质量、术后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膝踝角、胫骨近端内侧角以及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S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膝关节性关节炎接受胫骨高位治疗的患者,加入个性化导板辅助技术可提升手术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控制术后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截骨导板 胫骨高位截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距下关节保留的跟矫形术治疗陈旧跟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近年来共治疗陈旧性跟骨折5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6.0岁;按Stephens 分型:I 型6 例,II型34 例,III 型14 例。观察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肢影像学参数、AOF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 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跟Bohler角、Gissane 角、后足力线、丘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AOFAS评分和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掌握适当的手术适应症以及恰当的手术干预,陈旧跟骨折采用距下关节重建能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陈旧跟骨骨折 畸形愈合 距下关节保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中重度姆外翻患者来讲,Scarf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接受Scarf术治疗的中重度姆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对治疗情况展开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患者在第 1、2跖骨间夹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有角、AOFAS评分及VAS评分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性,P

  • 标签: Scarf截骨术 中重度拇外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同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采取微创矫形水泥灌注手术具备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对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患有的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51例患者当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使用微创矫形水泥灌注完成治疗的患者21例将其作为微创组,采取药物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作为保守组。将2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和接受治疗之后的1个月和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时获得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治疗之前以及接受治疗之后1个月和进行了12个月随访时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比例和患者自身的满意度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全部进行时间为12个月的随访,平均的随访时间为14.8个月。微创组中产生1例轻度水泥渗漏、并未产生神经症状。微创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的1个月和3个月以及6个月还有12个月随访过程中获得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同时治疗之后1个月到12个月随访进行时获得椎体后缘高度百分比都要比于保守组高出很多(P<0.01),患者在治疗上的满意度评分也要比保守组高出很多[(88.27±5.11)分vs(65.35±3.71)分,P<0.01]。结论 使用微创矫形水泥灌注对于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够将其当成是临床治疗的主要选择。

  • 标签: []微创截骨 灌注 骨质疏松性 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高位联合关节镜治疗内侧膝关节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34例内侧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进行胫骨高位术(HTO),观察组在行胫骨高位术时采用关节镜处理关节腔。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VAS)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均比术前大幅降低(P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术 关节镜 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近期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尺骨 短缩 、桡骨断端切新 块植锁定钛 板固定 、 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 治疗桡骨不连伴陈旧性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 例桡骨骨折不连 短缩畸形伴下尺桡关节陈旧性 脱位的患者行尺骨 短缩 、桡骨断端切新 块植锁定钛 板固定 、 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 治疗。结果 12 例患者 均获得随访,时间 10 ~ 12 个月。患者腕关节在 旋前与 旋后、 前屈与 后伸、尺偏与 桡偏的 功能相比手术 前均得到 明显改善 (P < 0. 05),改善角度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根据 Mayo 功能评定:优 8 例, 良 2 例,可 2 例,差 0 例,优良率 83.3 %。 术后未出现桡骨不愈合及下尺桡关节再次脱位等并发症 。结论 尺骨 短缩 、桡骨断端切新 块植锁定钛 板固定 、 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 治疗桡骨不连伴陈旧性 下尺桡关节脱位,能够 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

  • 标签: 下尺桡关节脱位 陈旧性 尺骨截骨 桡骨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治疗膝性关节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骨关节病科收治的80例膝性关节病患者术前术后相关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均衡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膝关节镜清理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除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12-16月,平均(12.5±2.6)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推移,膝关节功能有恢复术前状态趋势;内翻角度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后患者满意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更高。结论: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治疗膝性关节病较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性关节病有更优疗效、关节功能改善及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是基层医院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病患者的一种可行方法,可兼顾处理关节内病损及纠正下肢负重力线,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延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间。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病 膝关节镜技术 腓骨上1/3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术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从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腓骨近端术,对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实施不同手术模式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术应用于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胫骨髁外翻术治疗创伤性膝关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8例,起始时间2022年11月份,截止时间2023年11月份,所有患者均行胫骨髁外翻术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发生胫骨髁外翻术至患者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时间在50-168个月之间,平均在112.3±32.6个月;患者的内翻角度范围在6.79-14.58度,平均角度为10.87±2.54度,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三个月拍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对患者的内翻角度进行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JLCA、胫骨平台后倾角,对患者术前、术后下肢力线以及膝关节对合状态。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第3、第12个月的患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通过随访后,患者术后三个月的内翻角、JLCA明显得到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过胫骨髁外翻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内翻畸形,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提倡。

  • 标签: 胫骨髁外翻截骨术 创伤性膝关节炎 早期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跖骨矫形术用于治疗跖痛症合并跖趾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以跖骨矫形术治疗的30例跖痛症合并跖趾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ACFAS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ACFAS评分增高,最大压力、最大压强、冲量都明显降低,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别显著(P<0.05)。结论 跖痛症合并跖趾关节脱位患者以跖骨矫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提高ACFAS评分,并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分布。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跖骨截骨矫形术 跖痛症 跖趾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侧膝骨关节炎采用不同方法联合关节镜治疗的早期效果。方法:随机收集100例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双平面术,后者实施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单面术。将两组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个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双平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因此,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双平面术是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的一个有效方法。

  • 标签: 截骨 关节镜 内侧膝骨关节炎 早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近一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n=40),对所有患者实施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膝关节评分、MPTA、FIA较手术前均有改善(P<0.05),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应用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术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本院1例妇科手术中采用传统石位后因术中护理操作不当致患者出现腘窝神经损伤,通过1例腘窝神经损伤后,采取改良石位实行人字形体位摆放采用对照试验调查共92名手术患者石位摆放体验,其中42例为传统石位,50例为改良后人字形石位。数据无缺失能得到满意对比结果,得到进行改良后人字形体位摆放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较传统石位患者提高明显。

  • 标签: 截石位 改良人字形 腘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中采用腓骨近端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2021年,病例数抽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8例;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采取腓骨近端术治疗的一组为实验组,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一组作为常规组,各44例;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组的膝关节优良率为93.18%(41/44),实验组的膝关节优良率为95.45%(42/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相比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腓骨近端术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效果更佳。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优良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 : 评价Ⅰ期同种异体对锁骨中段严重粉碎骨折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0年 -2019年我院 55例锁骨中段严重粉碎骨折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39例单纯解剖钢板固定组,作为对照组,异体加解剖钢板组,作为试验组( 16 例)。结果:随访 8-12个月,试验组术后愈合时间,不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Ⅰ期异体治疗锁骨严重中段粉碎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不连的发生率。

  • 标签: 同种异体骨植骨 锁骨中段骨折 1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目标选择为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粉碎性跟骨折患者,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运用1:1随机分组的理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以及观察组(42例),分别为不同小组中患者制定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研究。结果: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为根内固定法,对不同小组患者的临床指标、ODI评分、骨折复位情况进行对比发下,小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治疗粉碎性跟骨折患者时,选择跟内固定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根骨内固定法 粉碎性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的护理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法,抽取了1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康复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以及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外固定支架治疗运用到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腿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搬运术与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股骨骨折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03月-2021年04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股骨骨折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予以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搬运术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评分及痂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并缺损治疗中应用搬运术,可优化患者康复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搬运术 自体髂骨移植手术 股骨骨折并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该 院收治的胫骨骨髓炎伴长段缺损患者 78例,按 1~ 78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 39例采取同侧带蒂腓骨移植技术,双号纳入观察组 39例采取搬移技术。结果 :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Barid-Jackson评分、 HHS评分及愈合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 胫骨骨髓炎常伴有长段缺损发生,采取搬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愈合率高的特点,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胫骨骨髓炎 长段骨缺损 骨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