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量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汨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30例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添加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3天泌乳量、产后3天内乳房肿痛发生率、产后第3天焦虑情况、产后42天纯母乳喂养。结果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产后3天干预组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后3天内心理状态和特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方法对选择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而言是有效干预模式,能够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行为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产妇 母婴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ANSS、SDSS、M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一些相关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社会生活技能,强化社会功能,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慢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肿瘤患者护理中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骨肿瘤患者88例,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模式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有一定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肿瘤 认知行为干预 疼痛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伴自杀信念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所接受和治疗抑郁症伴自杀信念患者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喉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喉癌患者46例,按照护理路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 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喉癌 应用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100例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模式,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康复依从率,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结果:对照组康复依从率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 稳定期 健康信念模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行为干预护理对高龄不寐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120例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证型为主高龄(80-86岁)不寐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利用相关手段分析其睡眠情况,并开展睡眠行为干预护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睡眠行为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分。结果: 2 组患者 PSQI 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 > 0. 05) ; 护理后,2 组患者 PSQI 各项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 PSQI 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 0. 05) 。结论: 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证型高龄不寐患者接受睡眠行为干预护理,让其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安神定志,进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高龄 不寐 阴虚火旺型 心虚胆怯型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冲动行为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4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n=23)、对照组(n=23)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MOA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MOAS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给予患者必要心理支持,也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不良情绪,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护理 冲动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聚类分析正性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护技能、遵医行为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收治8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聚类分析正性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护技能、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基于协同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干预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状态作用。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冠心病患者中选择90例,通过双盲法分成A组和B组,每组患者为45例,分别开展基于协同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评比组间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1)干预后比之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而A组比之B组,两项评分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2)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A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协同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应用,能够促进焦虑状态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舒适护理干预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价值。方法:选择50例急诊护理人员为对照组,50例急诊护理人员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应用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防知识评分及防护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对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青光眼患者9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评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出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青光眼患者实行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行为,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综合护理 青光眼 遵医行为 自我管理行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以及对HAMA、HAMD评分影响。方法:以随机原则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成40例/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IMB模型护理,对比HAMA、HAMD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IMB模型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结直肠癌 IMB模型护理 HAMA评分 HAMD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选自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决定在我院分娩产妇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产妇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各58例产妇。观察组在给孕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孕妇进行产前培训,教育指导相关分娩知识,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孕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孕妇分别完成产时认知行为问卷调查后,各项分值均不同,根据结果表明,观察组孕妇分娩态度、分娩认知度、产时应对行为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产妇各项分值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孕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来帮助孕妇消除在分娩前不良情绪,提升孕妇产时认知度,对于孕妇顺利分娩是有非常重要影响力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孕妇产时认知行为 分娩结局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