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规范运动处方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均接受一般治疗,观察组额外接受规范运动处方康复训练。比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直腿抬高角度和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直腿抬高角度均较低,VAS评分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腿抬高角度提升幅度和VAS评分降低幅度均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运动处方康复训练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躯干肌、盆肌、腰部肌肉力量,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活动能力,大幅度降低腰腿疼痛感。

  • 标签: 规范运动处方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肉力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规范我院门诊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2019年1月-9月门诊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点评2019年1月-9月门诊处方11618张,发现不合理处方236张,平均合理率为97.97%。其中临床诊断不全143张,适应症不适宜18张,配伍禁忌或药物相互作用4张,用法用量不适宜16张,联合用药不适宜6张,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33张,重复用药16张。结论:我院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结合合理用药软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非负重运动处方疗法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我院2022年3月-2023年8月诊治的64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为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使用常规疗法+非负重运动处方疗法,对两组患者皮温、BIM、空腹血糖、疗法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温、BIM、空腹血糖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法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是96.87%,疗法效果更佳(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中利用非负重运动处方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温、BIM、空腹血糖,具有较高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非负重运动处方疗法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5300张为样本,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以头孢类药物使用率较高,共计2873张,大环内酯类1089张,喹诺酮类115张,硝酸咪唑304张,抗真菌类37张,氨基糖苷类234张,林可酰胺类883张(部分处方同时处在有2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236张,其中临床诊断书写不全65张,适应症不适宜为46张,遴选药物不适宜的为29张,给药途径不适宜的5张,用法用量不适宜的41张,联合用药不适宜50张。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在使用方面以头孢类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不合理用药类型较多,在后续处方开具过程中须有针对性的采取质量改进措施,保障用药合理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5300张为样本,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以头孢类药物使用率较高,共计2873张,大环内酯类1089张,喹诺酮类115张,硝酸咪唑304张,抗真菌类37张,氨基糖苷类234张,林可酰胺类883张(部分处方同时处在有2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236张,其中临床诊断书写不全65张,适应症不适宜为46张,遴选药物不适宜的为29张,给药途径不适宜的5张,用法用量不适宜的41张,联合用药不适宜50张。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在使用方面以头孢类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不合理用药类型较多,在后续处方开具过程中须有针对性的采取质量改进措施,保障用药合理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应用麻醉精神类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用药治疗期间药品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观察组中70例患者采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情况、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可以明显减少不合格处方数和不良反应,使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缩短病情治疗时间,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麻醉精神类药品 处方登记 处方编号 不合格处方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应用麻醉精神类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用药治疗期间药品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观察组中70例患者采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情况、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可以明显减少不合格处方数和不良反应,使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缩短病情治疗时间,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麻醉精神类药品 处方登记 处方编号 不合格处方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运动处方干预联合营养管理对慢阻肺合并肌少症患者呼吸功能康复效果的研究。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时间范围2022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患者,甲组常规护理,乙组运动处方干预联合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于慢阻肺合并肌少症患者提供运动处方干预联合营养管理,可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处方 营养管理 慢阻肺 肌少症 呼吸功能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处方点评在药剂科应用中对门诊处方质量以及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具体影响。方法:从我院门诊2020年9月-2021年8月开具的处方中择取430张进行实验探索,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215张,实施药剂科处方点评前)与实验组(215张,实施药剂科处方点评后),并对两组处方用药情况及用药不合理现象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实验组处方用药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用药不合理现象低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处方点评法合理应用到药剂科日常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提高门诊医生开具处方规范性,增强临床用药合理性,降低各种用药不规范情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药剂科 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质量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处方评价制度是否能够提升医院用药的合格率。方法:将选择的1000例门诊处方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500份实验组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的点评,对照组则不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对实验组进行处方点评后,用药合格率显著提升,未进行评价的处方用药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处方点评举措显著提高了用药合格率,优化了医药管理系统。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不合格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处方评价制度是否能够提升医院用药的合格率。方法:将选择的1000例门诊处方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500份实验组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的点评,对照组则不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对实验组进行处方点评后,用药合格率显著提升,未进行评价的处方用药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处方点评举措显著提高了用药合格率,优化了医药管理系统。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不合格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基本情况,便于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等资料,共抽查我院2021年3-8月份门诊处方64718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64718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527张,不合格率0.81%。其中不规范处方20张,用药不适宜处方507张。结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加强医师和药学人员培训,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门诊 处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电子处方,了解本院门诊医师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第四季度门诊处方6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定(试行)》等分析处方用药是否合理。 结果:600张门诊电子处方中,合格处方数为568,处方合格率为94.67%。不合理处方存在较大的科室为皮肤科。结论:本院门诊电子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仍需要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为临床医师处方开具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合理性 门诊处方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大金额处方药品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统计大金额处方数量及开大金额处方的科室变化趋势。结果 大处方呈现月份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坚持大金额处方分析有利于医院规范处方管理。

  • 标签: 大金额处方 分析 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大金额处方药品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统计大金额处方数量及开大金额处方的科室变化趋势。结果 大处方呈现月份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坚持大金额处方分析有利于医院规范处方管理。

  • 标签: 大金额处方 分析 评价
  • 简介:【摘 要】随和我国医药合成生产技术的完善,国家有效加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生产,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有效解决零售药店处方药非处方药的质量监管,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拟定管理相关要求,规定要求按照药品的分类、使用类别进行划分管理,零售药店要根据患者对药物的适应症状进行药品药效的分类,本文通过药品监管局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区别探析二者之间的使用注意事项,有效提高患者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区别上的辨析。

  • 标签: 处方药 非处方药 区别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但它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传统中药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其疗效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分析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处方用药,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介绍了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和影响。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我们总结了几种有效的中药处方,包括丹参、当归、川芎、熟地黄等,它们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改善子宫血流、平衡体内阴阳等方式来治疗月经不调。此外,我们还分析了中药治疗的优势,如少副作用和长期效果。

  • 标签: 月经不调 中药治疗 处方用药 作用机制 个体化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处方点评在门诊中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研究对象为院内门诊处方,共计2000张,对每张处方进行点评,观察并分析点评结果。结果:通过点评发现2000张处方中有80份不合格处方,其中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10张(12.5%),用药量过小或者过大20张(25%),重复用药20张(25%),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20张(25%),滥用抗菌药物有10张(12.5%)。结论:门诊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用药量过大或者过小、重复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滥用抗菌药物等情况,需要重视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及时发现不合格处方,提升处方合理性。

  • 标签: 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 不合格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