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阳起痿汤对肾阳虚阳痿的作用。方法:80名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名。其中治疗组以扶阳起痿汤干预治疗,对照组以右归胶囊干预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总有效率,IIEF-5积分及EQS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2.50%和77.50%,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的IIEF-5和EQS两个指标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治疗后两个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药方剂“扶阳起痿汤”方治疗肾阳虚阳痿,其疗效更为明显,对阴茎勃起功能和性生活品质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临床上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扶阳起痿汤 肾阳虚 阳痿 应用效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也较为复杂,临床诊疗相对困难。随着对肺癌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论治肺癌拥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肺癌归属于中医“咳嗽”、“痰饮”、“息贲”、“肺痿”、“肺积”、“肺花疮”等范畴。本文主要就以中医方面探讨论肺癌的病机与治理原则。

  • 标签: 肺癌 证型 治则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通过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特点及分布规律,为胃息肉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胃息肉患者10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胃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胃息肉患者106例,患者以60岁以上最为常见(62例),其次是40岁至60岁患者(43例),40岁以下(1例)患者少见;男性29例、女性77例,男女比约1:2.6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胃息肉患者中辨证为痰凝湿阻29例(27.4%),气血两虚26例(24.5%),湿热郁结24例(22.6%),脾胃虚寒23例(21.7%),瘀血组络4例(3.8%)。结论:胃息肉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四川盆地胃息肉患者以痰凝湿阻最常见,其次是气血两虚、湿热郁结、脾胃虚寒,瘀血组络患者最少。

  • 标签: 胃息肉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规律表现。方法:设定实验时间2019.07——2020.12,从中调取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调查研究选定150份,将对象的所有基本资料纳入数据库中,以统计学格式分析相关数据然后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规律。结果:本次研究统计中发现,占比率相对较低的即为肝肾阴虚、而占比率最高的即为脾肾阳虚,顺位其次便为肾气虚以及脾肺两虚表现。而标指标中构成比最高的即为湿热、最低为水湿。结论:及时发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内容可见证候规律差异明显,其中脾肾阳虚多见,多发于湿热以此可探究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证候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督灸治疗在早期肾虚督寒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选择柳氮磺胺砒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督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督灸治疗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能够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数据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督灸治疗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生理疼痛改善情况非常明显。

  • 标签: 督灸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胃镜下观察,探讨消化性溃疡胃镜下局部表现与传统中医辨证的相互关系。方法:确诊1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传统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通过电子胃镜下观察胃黏膜改变、溃疡苔颜色、胃壁蠕动等镜下局部表现分析与中医传统辨证的关系。结果:不同胃镜下局部胃黏膜改变、溃疡苔颜色、胃壁蠕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胃镜下局部表现征象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可作为中医四诊中望诊的补充扩展,提高对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中医证型胃镜征象 特征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关针刺加温灸盒灸法治疗肾虚痰湿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方法以肾虚痰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21年12月,由两组组成,一组患者是参照组,一组患者是研究组,各2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针刺加温灸盒灸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针刺 温灸盒灸法 肾虚痰湿型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滋肾汤联合雌孕激素预防肾虚血瘀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宫腔粘连的患者在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IUA)评分、月经量改善情况,此外还比较前后内膜TGF-ß1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IU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内膜明显增厚(p<0.01),其中IUA评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TGF-ß1的表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在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方面有优势,有利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宫腔粘连 肾虚血瘀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 宫腔粘连评分 子宫内膜 月经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观察分析 自拟补肾调经汤配合 西药 治疗肾虚血瘀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 选择我院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肾虚血瘀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2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达英 -35 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补肾调经汤 治疗。 比较两组 患者的临床疗效,应用超声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卵巢体积 (MOV) 以及平均卵泡数目 (MFN) 。 结果 :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 90.48% VS 73.8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 MOV 以及 MFN 均明显升高 ( P< 0.05 )。观察组患者 MOV 以及 MFN 较对照组升高明显( P< 0.05 )。 结论 : 自拟补肾调经汤配合 西药 治疗肾虚血瘀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 取得的效果满意 ,排卵数量明显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 标签: [ ] 补肾调经汤 达英 -35 肾虚血瘀型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在不同中医症候中,总结分析了督灸的研究情况。针对 阳虚气虚等患者而言,运用督脉疗法,其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指出根据督灸的原理,提出治疗或改善其他中医对今后的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候分规律。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80例患者的身体指标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归纳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候分规律。结果统计80例AECOPD患者中医症状及体征频数相关数据,活动喘甚、舌体胖大、脉沉气喘声高等中医征候较为常见,分别有56、57、58、59例患者出现相应症状。结论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候分,对促进本病中医候分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证候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郁气滞绝经前后诸患者采用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肝郁气滞绝经前后诸患者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清肝解郁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MENQO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MENQOL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MENQOL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清肝解郁汤可显著减少本研究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清肝解郁汤 肝郁气滞 绝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少阳紧张头痛患者应用小柴胡汤合酸枣仁汤进行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4例少阳紧张头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2例),分别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小柴胡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对比不同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应用小柴胡汤合酸枣仁汤对少阳紧张头痛患者进行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及心理状态,疗效显著。

  • 标签: 少阳证紧张型头痛 小柴胡汤 酸枣仁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于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的抑郁中医与情绪表现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收治疗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234例为观察对象,对234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抑郁量表评定,根据患者是否抑郁的情况,分为两组,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抑郁率进行分析,并分析抑郁组患者的中医与情绪表现特点的相关性。结果: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况的发生率比较高,达到:46.58%;且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中医与情绪表现特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况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并且卒中后抑郁中医与情绪表现特点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抑郁 中医证型 情绪表现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银翘散加减应用于儿童肺炎喘嗽风热闭肺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间,扬州市中医院门诊以及病房治疗的肺炎喘嗽风热闭肺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的方式将受试对象依照1:1随机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西医干预加口服中药汤剂银翘散加减治疗,而后针对病患医治效果、相关指标、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对。结果:依照数据对比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发热终止用时(2.69±1.13)咳喘消失(6.38±1.35)气促停止(3.83±0.69)以及啰音消失用时(5.13±0.78)均短于对照组(3.37±1.27)(7.15±1.41)(5.01±0.75)(5.43±0.65);临床疗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肺炎喘嗽风热闭肺患儿临床西医干预医治期间,为期实施口服中药汤剂银翘散加减,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病症,缩短临床救治所需时长,减少住院用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银翘散 儿童肺炎 风热闭肺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糖尿病脾虚胃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2糖尿病脾虚胃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整体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更好,且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糖尿病脾虚胃滞的临床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2型糖尿病 脾虚胃滞证 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