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薄层色谱展开方法存在三个弊端:1、显像剂残留;2、展开距离短;3、得到的分离结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展示一种新的和改进的薄层色谱技术 (TLC),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而且比传统方法更加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其分离能力。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板上直接加液展开法 超长板展开研制法
  • 简介:摘要:中药的成分极其复杂,发挥中药疗效的有效成分大多难以确定,使得中药的质量标准、药理、药物代谢等的研究困难重重,液质联用技术分别利用LC的高分离效率和MS的高灵敏度与定性功能,能快速完成中药复杂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该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中有毒有害成分分析等多个领域中药研究中都能有效应用。随着分析分离技术方法的发展,LC-MS技术也将会在中药分析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标签: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S) 中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控制血液细胞质量对于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水平。方法:此次实验随机选取在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1日征集于我院体检科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标本100例,根据其血型、年龄等的不同分为4个配对组,随后将4个配对组内的标本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低离子聚凝胺控制干预,对照组作为全空白组对照,随后对两组的血液检测指数及相关诊断的灵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受到观察的100例血液标本中,研究组内血液标本指标结果的变异度更小、可靠性更高;同时其在输血检验中的灵敏度更高。结论:在检验科的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控制能够减小临床中的实际误差,提高诊断效率以及诊断的灵敏度。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 检验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扁桃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扁桃体炎症患者当中,选择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试验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实施低温低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扁桃体剥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术后白膜脱落时间和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能降低扁桃体炎的治疗时间,有助于缓解患者住院压力,具备临床推广。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扁桃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前列腺剜除术后尿道创面修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40例,予以前列腺剜除术。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的75.00%更高,手术时间、置入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剜除术 创面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种辅助术式在预防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后尿道外口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12月行PKERP术187例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尿道外口狭小致置鞘困难患者31例,9例行尿道外口扩张辅助术,12例行尿道外口切开辅助术,10例行膀胱穿刺造瘘辅助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11例患者术后出现尿道外口狭窄,其中尿道外口扩张组9例,膀胱穿刺造瘘组2例。术后尿道外口狭窄患者均予以尿道外口切开术治疗。结论 对于尿道外口狭小致置鞘困难患者,个体化选择辅助尿道外口扩张后切开术或膀胱穿刺造瘘术能显著降低PKERP术后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辅助术式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尿道外口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分析患者病症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在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围术期出血量以及术后置管时间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内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不耐高热、高温器械的性能评价与灭菌效果。方法 在消毒供应室2019.02-2020.08期间筛选364个不耐高热、高温器械为对照组,在2020.08-2022.02期间筛选364个不耐高热、高温器械为观察组。对照组用戊二醛熏蒸法实施灭菌,而观察组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实施灭菌。观察2组器械的灭菌效果,并评价其性能。结果  器械灭菌合格率,2组中观察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损耗率、毒性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菌时间,观察组用时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菌技能评分、灭菌后有效时间,观察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内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不耐高热、高温器械灭菌效果显著,且器械性能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灭菌效果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