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荜澄茄提取物对不同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通过内毒素,酵母和2,4-二硝基苯酚对大鼠进行发热造模,观察荜澄茄水提取物的解热效果。结果:苹澄茄水提物15g/kg和30∥kg对内毒素所致发热火鼠有良好的解热作用,20g/kg和40g/kg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有良好解热作用,40g/kg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发热大鼠有良好解热作用。结论:荜澄茄水提物对三个发热大鼠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 标签: 荜澄茄 解热
  • 简介:目的:研究安息香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应用2,4-二硝基酚、内毒素所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安息香的解热作用,应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模型观察安息香的抗炎作用。结果: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可降低内毒素或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体温的升高,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剂量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安息香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 标签: 安息香 抗炎 解热
  • 简介:目的:研究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的平喘作用,确定二者最佳配伍比例。方法:分别采用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两个哮喘模型,以引喘潜伏期、气道舒缩性介质(ET、NO)、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ICAM-1)等作为观察指标,系统地比较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的平喘作用。结果: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均能显著延长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的潜伏期,显著减少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模型的炎症细胞数量,抑制舒缩性介质ET和炎性因子ICAM.1水平的升高,但对舒缩性介质NO无明显作用;配伍组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比较,苦杏仁:桔梗:1:2和1:3组的炎性细胞EOS的数量显著低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P〈0.05),配伍组其他指标均有强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配伍组之间比较,苦杏仁:桔梗=1:2组有强于其他配伍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平喘作用上,苦杏仁和桔梗有配伍增效作用,且二者配伍用于平喘的最佳比例为1:2。

  • 标签: 苦杏仁 桔梗 平喘 配伍
  • 简介:目的:探讨醋炙蓬莪术不同提取物(水提物、挥发油、油水混合物、醇提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毛细血管法测定凝血时间;建立急性血瘀模型,测定血瘀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卡松粘度等。结果:醋炙蓬莪术水提物5g生药/kg、挥发油5g生药/kg、油水混合物5g生药/kg、醇提物5g生药/kg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醋炙蓬莪术挥发油5g生药/kg能够明显降低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醋炙蓬莪术油水混合物5g生药/kg能够明显降低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醋炙蓬莪术水提物5g生药/kg和醇提物5g生药/kg具有降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趋势。结论:醋炙蓬莪术能够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和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提示醋炙蓬莪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醋炙蓬莪术 活血化瘀 凝血时间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4g讨玉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STZ(miD-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玉竹提取物8,4,2g/kg剂量组分别按相应剂量用玉竹提取物灌胃,糖尿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0.2ml/只,1次/d,共4周。每周剪尾取血1次,用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变化。四周后将小鼠处死取胰腺做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IFN-Υ和IL4水平。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玉竹提取物8g/kg和4g/kg剂量组小鼠血糖明显降低(P〈0.01)、胰岛炎程度明显缓解、脾细胞上清液中IFN-Υ水平和IFN-Υ/IL4比值明显降低(P〈0.05-0.01),而2g/kg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备组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竹提取物能明显降低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抑制1型糖尿病小鼠Thl细胞的极化程度,减轻细胞免疫功能对胰岛B细胞的破坏有关。

  • 标签: 玉竹 链脲佐菌素 1型糖尿病 血糖 Γ干扰素
  • 简介: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胡薄荷酮与薄荷酮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5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I)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三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Real-TimePCR法观察药物对HINl感染MDCK细胞后8h细胞TLR7、IFN-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荆芥挥发油、胡薄荷酮和薄荷酮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0.20mg/ml、0.36mg/ml与0.43mg/ml,TC0分别为0.10mg/ml、0.10mg/ml与0.25mg/ml。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3.1×10^-3-0.mg/ml浓度时能抑制流感病毒增殖,其Ic5口分别为1.7×10^-3mg/ml与1.9×10^-3mg/ml,T1分别为120.83、184.54,呈一定量效关系;薄荷酮对流感病毒染毒的MDCK细胞几乎无保护作用。荆芥挥发油3.1×10^-30.10mg/ml浓度,胡薄荷酮1.3×10^-3-0.10mg/ml及薄荷酮7.8×10^-3-0.10mg/ml浓度时对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直接杀灭作用,其IC。分别为3.1X10^-3、7.2×10^-3与1.9×10^-3mg/ml,TT分别为63.99、50.00和82.88。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O.1mtg/ml浓度时均显著提高TLR7、IFN-BmRNA表达水平,0.25mg/ml薄荷酮显著提高TLR7mRNA表达水平。结论:荆芥挥发油与胡薄荷酮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薄荷酮作用不明显;三者均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直接杀灭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7,诱导IFN.B高表达,激活病毒模式识别系统有关。

  • 标签: 荆芥挥发油 胡薄荷酮 薄荷酮 MDCK细胞 甲型流感病毒 TOLL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鹰嘴豆总皂苷(鹘cA)对2型糖尿病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后的雄性Wiste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动物分别灌胃给予鹰嘴豆总皂苷低剂量100mg/kg、高剂量300mg/kg,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肝脏、肾脏、肺、骨骼肌等组织中相关抗氧化指标。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鹰嘴豆总皂苷100ms/kg、300mg/kg剂量均能升高肝脏、肾脏、骨骼肌、肺组织中的TSOD、GSH-Px活力,升高肝脏、肾脏、骨骼肌中CAT活力,降低MDA含量,降低肺组织中的CAT活力。结论:鹰嘴豆总皂苷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

  • 标签: 鹰嘴豆总皂苷 2型 糖尿病 抗氧化
  • 简介:目的:观察山柰酚和槲皮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大鼠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作用安全范围;考察药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LDH漏出的改变;复制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模型,观察药物对细胞活力及上清液中LDH含量的影响。结果:山柰酚和槲皮素125μg/ml以下对心肌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山柰酚或槲皮素100、50、25、12.5μg/ml均可以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的LDH漏出率(P〈0.01或P〈0.05),其中山柰酚100、50、25μg/ml浓度,槲皮素以50、25、12.5μg/ml浓度作用较佳。山柰酚、槲皮素对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并可显著降低过氧化氢损伤所致的LDH释放。结论:山柰酚和槲皮素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能力,与其抗氧化的药理作用有关。

  • 标签: 山柰酚 槲皮素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过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