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聪脑汤时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聪脑汤大中小剂量纽。采用D-半乳糖合并鹅膏覃氨酸损毁大脑基底核神经元的方法复制模型。各组动物以通道式水迷宫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为学习记忆评价指标,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各组测定脑组织胆碱酯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动物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胆碱酯酶活性也明显增高。聪脑汤大中小剂量组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胆碱酯酶活性也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聪脑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有效降低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 标签: 聪脑汤 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 学习记忆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和脂肪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取来我院消化内科94例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血清淀粉方法和脂肪联合血清淀粉方法,统计所有患者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方法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脂肪联合血清淀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检出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检出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白介素17(IL-17)、血清乳酸脱氢(LDH)联合降钙素原(PCT)预测重症肺炎的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到本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共65例,普通肺炎患者65例,以及健康受检者65例,对全部人员实施白介素17检测、血清乳酸脱氢检测以及PCT检测,分析联合检测价值与意义。结果:重症肺炎组PCT指标为6.80±3.74(pg/ml)、IL-17指标为26.73±7.02(pg/ml)、LDH指标为320.17±77.92(U/L)结论:白介素17、血清乳酸脱氢、PCT可预测重症肺炎预后,将上述三个检测指标联合对于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生评判是否重症肺炎提供依据。

  • 标签: 白介素17 血清乳酸脱氢酶 PCT 预测 重症肺炎 预后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应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甘油三检测的价值。方法 我院检验科就诊2022年10月~2023年3月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CHD患者60例(观察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依据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分为A组(否)、B组(是),均为老年,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TG)检测,观察Hcy、TG差异及应用于CHD分析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A组、B组Hcy、T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B组Hcy、TG水平高于A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r值0.658)、TG(r值0.637)同CHD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Hcy、TG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分析Hcy、TG可观察患者病情。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甘油三酯(TG)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肺片治疗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并研究其对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Metalloprotein-9,MMP-9)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支气管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口服氨茶碱片,0.1∥次,3坎/d。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利肺片,2片/次,3次/d,2组均以2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哮喘指标复常时间以及血清MMP-9。结果:2组单项及总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哮喘指标的复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肺吞积(FEV、)、呼气峰流量(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FV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得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P-9水平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P-9水平更低(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利肺片可进一步缓解支气管哮喘病情,安全性高。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 稳定期 利肺片 中医证候积分 肺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采用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SOD及MDA含量变化更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含量,进而良性调节血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从而治愈本病。

  • 标签: 慢性胃炎 针刀松解术 穴位埋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目的观察葱白提取物不同制剂对急性心肌缺血兔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评价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口腔喷雾剂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适宜性。方法选用体重为2.5-3.0kg的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硝酸甘油组、葱白提取物组、葱白纳米乳组和葱白纳米乳原位凝胶组,每组8只。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术后及时给药。给药后观察3h,打开腹腔,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CRP、SOD、MDA的含量。结果葱白提取物组、葱白纳米乳组、葱白纳米乳凝胶组均能降低血清中MDA、升高SOD水平(均P〈0.05),且不同制剂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葱白提取物及其两种纳米制剂均能显著降低CRP水平(均P〈0.05),而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凝胶组降低CRP的水平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和葱白提取物组(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原位凝胶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可以降低CRP水平,但是慢性的氧化损伤没有疗效优势,说明纳米乳原位凝胶可以用于急性心肌缺血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口腔喷雾剂 急性心肌缺血 CRP SOD MD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妇分娩时使用卡前列甲栓对预防和降低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本院在2017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中选取30名,按照分娩顺序的不同完成分组,对照组的前15名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使用宫缩素,观察组的后15名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甲栓,对比分析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和产后2h、24h内的出血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热、胃肠道反应、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未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产妇中有6名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显著较低;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结论:当前阶段在在产妇分娩时使用卡前列甲栓能够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预防,同时也能降低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分娩 卡前列甲酯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热惊厥后心肌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惊厥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热惊厥类型进行分组,其中54例患儿为单纯型热性惊厥,作为SFS组;另54例患儿为复杂型热性惊厥,作为CFS组。对比两组患儿心肌指标的变化。结果 SFS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LDH)指标水平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S组患儿CK-MB、CK、LDH指标阳性率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K-MB、CK、LDH均呈现显著的下降,相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热惊厥患儿在发病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受损,其中CFS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更为严重。心肌指标CK-MB的敏感性最高,可在早期心肌受损中发挥重要作用。热惊厥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心肌指标均呈现显著的下降,提升心肌受损得到改善。

  • 标签: 儿科 热惊厥 肌酸激酶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连翘苷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BA法在脱氧核糖水平上研究连翘苷对Phen—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防护效能,同时设甘露醇作对照。结果:连翘苷能明显减轻Phen-CuSO4-Vc系统对脱氧核糖的降解,能抑制脱氧核糖的损伤,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由Phen-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抑制率优于甘露醇。结论;连翘苷对·OH引发的DNA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连翘酯苷 羟自由基 DNA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溶在进展型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进展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明显、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进展型脑梗塞患者适量纤溶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纤溶酶 进展型 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