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4例SPN患者的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并经图像后处理,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等。结果①64排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楚的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等的关系。②54例SPN中与毗邻支气管有关系的17例(3148%),其中恶性结节16例(2963%),良性结节1例(1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4例中与其邻近血管有关系的恶性结节占28例(5185%),良性结节占5例(9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345mm,良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245mm(4)SPN强化前后CT净增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及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对SPN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遴选鼻骨骨折的最有效检查方式。方法:对80例GESYNERGYPLUS单排螺旋CT鼻骨扫描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冠状位扫描对于显示鼻额间缝、鼻骨间缝效果较好;轴位扫描对于显示鼻颌缝效果效好。结论:CT扫描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情况及鼻额间缝、鼻颌缝、鼻骨间缝、上颌骨额突的骨折情况,降低漏误诊率并为患者手术整形提供较好的CT资料。

  • 标签: 鼻骨 骨折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引入20%甘露醇250ml兑水1250ml(250ml×5)配成等渗溶液1500ml的方式达到小肠充盈的方法和采集时间进行扫描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肠肠道疾病患者,口服阴性等渗甘露醇溶液,分时间段采集小肠造影图像,根据对比剂到达回盲部来评价小肠充盈效果。结果多层CT小肠造影术(MSCTE)清楚地显示了多种小肠疾患的肠内、肠壁、肠外血管、系膜及腹内脏器情况;MSCTE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结论MSCTE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能全方位、多维显示小肠疾病的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扫描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 86例,对其多层螺旋 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层螺旋 CT的诊断率,并对急性胰腺炎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 CT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 CT检查发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65例( 75.6%),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21例( 24.4%)。多层螺旋 CT检查急性水肿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与病理诊断及腹膜穿刺检查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高达 100%。依据 Balthager分级标准进行分类,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61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25例,轻型组与重型组血流量( BF)、血容量( BV)参数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扫描能够准确反映急性胰腺炎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多层螺旋 CT扫描 临床诊断
  • 简介:通讯作者李庆明(1965-),男,在读研究生,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技术。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公司的64排128层螺旋CT对4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完后再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并进行分析,获得最佳的三维影像照片。结果后处理图像能确切、立体、多方位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异物的定位。结论螺旋CT的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显示骨折的最佳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自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进行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并以手术结果作为标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螺旋CT的确诊率可以达到98.33%,X线平片的确诊率为81.67%,螺旋CT的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确诊率,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性疾病有很高的诊断灵敏度,应该在临床中多使用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疾病进行辅助检查,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患者患病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也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螺旋CT 骨关节创伤 诊断 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以手术病因诊断结果为疾病考量标准,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并深入分析将其应用于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研究时间截点在2022年至2023年间开展,取我院48例小肠梗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手术病因诊断结果作为考量标准,与多层螺旋CT病因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本研究小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率、准确率显高,与手术病因诊断结果相较,指标间P值未达到小于0.05标准,故说明差异性不大。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其显现的图像更为清晰,可明确患者病变类型、程度及相关病因,对小肠梗阻患者的检查诊断率、准确率更高,且可一定程度降低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为疾病的后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小肠梗阻 手术病因结果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