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督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6组。第1天在大鼠尾巴基底部的松弛皮肤,皮下注射含有300μgⅡ型胶原蛋白的乳化剂,7d后,皮下再次注射含有100μgⅡ型胶原蛋白的乳化剂,造成胶原诱导关节模型。从第13天开始灌胃给药18d,在第31天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CRH、ACTH和COR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清CRH、ACTH和CORT的水平皆有显著降低(P〈0.01),补肾通督3组大鼠的血清CRH、ACTH和CORT的水平较模型组皆有显著上升,其中高剂量组的水平与雷公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可以提高大鼠血清CRH、ACTH和CORT的含量,故其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作用机制很有可能是由于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控作用。

  • 标签: 胶原诱导关节炎 补肾通督胶囊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 简介: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兔膝骨性关节关节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Ⅱ型胶原(Collagen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的机制。方法将40只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分五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独活寄生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玻璃酸钠组,每组各8只,采用改良伸直位石膏固定兔膝关节造模,造模后立即干预,独活寄生汤组浓缩液给药,每日1次;对照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0.5mL/关节,1周1次,造模8周,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兔膝关节液中的IL-1β、TNF-α表达水平以及CollagenII的表达水平。结果兔膝骨性关节造模后,兔的Mankin评分明显升高(P〈0.01),独活寄生汤和玻璃酸钠可降低Mankin评分(P〈0.01),且两者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以通过降低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水平以及保护CollagenII以对兔膝骨性关节起到防治作用;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A Ⅱ型胶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予针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我院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5日至2017年2月12日,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疼痛消失时间(5.21±1.16)d、住院时间(10.29±2.18)d、晨僵消失时间(4.02±0.11)d、复发率5.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进行治疗,能改善患者各项症状,促进康复。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灸 临床治疗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腰椎骨关节又称为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增生性骨关节、腰椎骨质增生症等,属中医"骨痹"的范畴。临床资料显示约15%的年轻患者与约40%的老年患者的慢性腰腿痛是由于腰椎骨关节所致[1]。针刺治疗腰椎骨关节临床应用广泛,治疗方法多样,临床疗效满意。因此,本文检索针刺治疗腰椎骨关节的相关文献,并加以总结、归纳。具体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www.wanfangdata.com.cn)。

  • 标签: 腰椎骨关节炎 针刺 进展
  • 简介:郑海焕主任中医师,悬壶40年,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郑老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及“腰腿痛”“痹症”“骨质增生”等疑难杂症方面自成一体,审治灵活,药法独特,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自研“平骨宁贴”“定风活络胶囊”“接骨散”等疗效尤佳。我们现将郑老治疗类风性关节的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郑海焕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外敷自制威灵仙浸膏治疗膝骨性关节(knee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制并观察疗效,为KOA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新方案。方法:将284例KOA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电针组和观察组,每组142例。电针组采用电针、超短波理疗及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在电针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外敷自制威灵仙浸膏。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采用X线影像检查膝关节,病理检查膝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细胞阳性表达率,测定患者关节积液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采用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esternOntarioandMcMasterUniversitiesosteoarthritisindex,WOMAC)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转,MMP-1阳性表达率及IL-1β含量明显降低,HA明显升高,WOMAC、VAS评分降低,总有效率为97.2%,与电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自制威灵仙浸膏外敷治疗KOA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针 齐刺 敷贴疗法 骨关节炎 髌股疼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在药浴临床治疗的患者中选 50名膝关节患者,在 21天的治疗周期内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化检查报告数据后,分三个阶段进行比对,从中获取药浴治疗对膝关节的治疗成果数据。

  • 标签: 药浴 膝关节炎 临床试验
  • 简介:骨性关节(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等。多数人认为骨性关节是以关节软骨损坏为特征的一种退行性病变,是最为常见的非性滑膜关节疾病,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表面形成骨赘,滑膜细胞增生,滑膜炎和关节间隙变窄。目前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自由基等与(OA)发病机制的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笔者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文海教授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骨性关节软骨细胞代谢修复紊乱机制”更是将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及试验研究,从分子层面探讨(OA)的发病机制,本文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OA)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探讨作一综述。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