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与心肌酶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儿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另选择同时段我院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酶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AST、LDH、LDH1、CPK、CPK-MB。结果实验组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中重度、轻度、中度患儿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与正常新生儿存在明显差异,且病情越严重,各项心肌酶指标的参数值越高。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 缺血性 脑病 心肌酶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针刺方法对2型糖尿大鼠血浆中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2型糖尿的机制。方法:选用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皮内针组、罗格列酮组;同系非糖尿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和皮内针组大鼠取内庭、足三里、俞穴,其中针刺组结合电针治疗,药物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但均高于空白组(P〈0.01,P〈0.05);GLP-1、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但针刺组低于空白组(P〈0.01),而药物组、皮内针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提高GLP-1水平,可能因此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达到治疗糖尿的目的。

  • 标签: 针刺疗法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实验研究
  • 简介:脉象反映疾病的机,在银屑的诊疗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治的情况,脉诊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三种常见情况,对以外感为诱因的初起银屑,通过辨别患者的兼脉,可以了解外邪的属性特征;对慢性银屑,通过脉诊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阴虚阳陷的情况,从而指导温阳药的使用;对关节型银屑,通过脉诊可以辨别"痹"的脏腑归属,从而实现精确用药。

  • 标签: 脉诊 难治性银屑病 兼脉 温阳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风湿心脏心肌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风湿心脏心肌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和舒张压、心率、心胸比和NYHA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和舒张压、心率、心胸比、NYHA分级的指标改善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风湿心脏心肌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NYHA分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衰竭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选择动脉插管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11月就诊的14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选择动脉插管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6%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x2=4.911,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完全自理、轻度功能障碍明显高于对照组(27.78%vs9.72%,33.33%vs15.28%)(x2=7.704,6.379,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DSA监视下选择动脉插管溶栓治疗疗效好,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 选择性脑动脉插管
  • 简介:国外流行学调查显示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足。关小宏等对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993年至2010年门诊接诊糖尿病患者的统计显示,糖尿足下肢截肢(趾)的患者占同期接诊糖尿足患者总数的1.08%。感染是导致糖尿足恶化、截肢、致死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中医内治法
  • 简介:糖尿溃疡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率的10-15倍[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9240万,糖尿足的发病率为0.9%-14.5%,意味着我国约有糖尿足患者1300万[2]。感染是导致糖尿足恶化、截肢、致死的重要原因。在运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辨证施治,有助于感染的控制及创面的愈合。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中医内治法
  • 简介:一名78岁糖尿足女性,右足Ⅰ~Ⅴ趾混合坏疽,外院建议行截肢手术,患者拒绝并求助于中医治疗。应用温通法指导中药内服,配合常规疮面外治、营养治疗,1个月后感染控制,2个月后缺血性疼痛明显改善,3个月后患足转为干性坏疽状态,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4个月后坏疽足趾逐步完成无损伤离断,9个月后残端疮面愈合。此患者良好的转归提示着温通法可以促进坏疽肢体离断和疮面愈合,为治疗糖尿足坏疽补充了一种自然、安全的截肢法。

  • 标签: 温通法 自然截肢法 糖尿病性足坏疽
  • 简介:吕仁和教授认为糖尿神经源膀胱是因消渴(糖尿)治不得法,肝肾亏虚、心脾受伤、经脉失养所致,临床治疗应整体调治灵活采用辨论治、分期辨证论治和分型辨证论治。辨论治宜用益气养阴、行气化痰、活血通脉法。分期辨证论治在早期宜疏利气机、滋补肝肾,中期宜补中益气、健脾益肾,晚期宜温补肾元、助阳化气。分型辨证论治依据本虚(肾气不足、脾气不足)和标实(肝气郁滞、湿热壅结),分别采用补肾培元、通阳化气,健脾益气、通阳助运,疏肝理气、通利下焦,清热利湿、通利膀胱等方法。同时,注重对患者多项临床指标的监测及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经验 名老中医
  • 简介:非糜烂胃食管反流(N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属胃食管反流(GERD)的一个亚型,约占胃食管反流的50%~70%。该病是由各种病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主要症状,其病情缠绵难愈,而胃镜检查并无食管黏膜损伤,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该病症状改善不明显,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证 临床经验
  • 简介:人到了中老年,心脑血管最容易发生危险,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随时注意。麻、凉、痛和功能障碍,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急症患者日趋增多,掌握心脑血管急症的现场判断、急救,已成为现代人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

  • 标签: 求救信号 北京急救中心 急症患者 脑发 应知应会 言语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