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开展蒙医辩证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样本收录为我院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抽出76例样本进行分析,收录时间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区间,利用奇偶法分组,观察组病人开展蒙医辩证干预加以优质护理,对照组资料开展蒙医辩证干预加以传统护理,对诊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最高,治疗有效率最高的是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我院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开展蒙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显著,抑制了疾病的进展,加以优质护理干预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蒙医辨证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肾炎片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复方肾炎片联合依那普利片组(治疗组)和单用依那普利片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肾炎片联合依那普利片能有效地缓解慢性肾炎,效果优于单用依那普利片。

  • 标签: 复方肾炎片 依那普利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是以肾小球病理性改变为原发疾病,导致的尿中带血症状。该疾病可恶化,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文以此前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就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相关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并给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包括阴虚火旺证、脾肾亏虚证等多种中医证型,服务后续工作。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 中医治疗 阴虚火旺证
  • 简介: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简称CGN)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是一种病情迁延,有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程较长,病情缠绵难愈,具有进行性发展倾向,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为浮肿,腰痛,倦怠乏力,尿少等.由于本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脏炎症性疾病,西医目前对该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现综述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研究进展
  • 简介:饮食是供给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合度的饮食可以增进健康,控制疾病的发展,加速疾病的痊愈,对于肾脏病患者,饮食的选择可直接影响肾脏疾病的痊愈和预后,适当的饮食对肾脏病患者的康复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控制蛋白质和含磷食物的摄入量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肾脏病除了用药以外,亦相当重视使用药膳,药粥等的食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脏病 中医食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治法 中医药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肾复康Ⅱ号胶囊治疗脾肾气虚兼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复康Ⅱ号胶囊。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尿红细胞定性、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中医症状及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患者尿蛋白定性、尿红细胞定性、24h尿蛋白定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尚不能认为治疗组在改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血尿,保护肾功能,用药安全,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复康Ⅱ号胶囊
  • 简介:目的依据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和原则,通过回顾性临床调研,对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证候进行研究,探求慢性肾小球肾炎正虚与邪实的证候分布特点.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归纳,客观再现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的本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记录.运用因子分析统计学方法提取支配慢性肾小球肾炎四诊变量的公因子,根据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结果①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3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0的出现率最高,其包括的中医证候为湿热证和瘀血证;单纯本虚证的因子中以气虚为主的因子8的出现率最高.②传统人为证候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证以气虚发生率最高,而标实证以湿热和瘀血最为多见,提示湿热和瘀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病机.因子分析虽不能代替传统中医辨证,但能对中医证候进行较理想的分离,顺利得到独立的证候分组,特别是发生率在前3位的证候中两者都包括了瘀血证和气虚证,这也验证了临床证候研究部分的主要研究结论.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因子分析 湿热 瘀血 证候
  • 简介:目的吾师赵振昌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本文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了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经验,旨在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传承其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随赵教授门诊,收集赵教授门诊出诊记录,在众多的病例中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其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经验。结果赵教授可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并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结论总结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经验,可以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应用于临床,为后世造福。

  • 标签: 赵振昌 慢性肾炎血尿 临证经验 血淋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与标实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归纳各中医证候之间的分布和组合情况。观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湿热证和血瘀证中医证候组合情况,对湿热证组、血瘀证组、湿热兼血瘀证组3组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总胆固醇(CHO)、血红蛋白(HGB)、血肌酐(SCr)、尿蛋白定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患者出现的中医证候要素主要有湿热、气虚、血瘀、肝郁气滞、水湿、肝郁化火、阳虚、阴虚、痰浊、外风、肝肾阴虚、阴虚动风,其中本虚证候中以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标实证候中湿热证和血瘀证的出现频率较高。湿热证组、血瘀证组、湿热兼血瘀证组3组SCr、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尿蛋白定量湿热兼血瘀证组均高于血瘀证组和湿热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证以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血瘀证为主,湿热和血瘀可能通过某种协同作用加重对正气的耗伤。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证候组合 本虚证 标实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期间,血清尿酸是其重要指标,分析氯沙坦钾药物对血清尿酸的改善情况。方法: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时氯沙坦钾药物有效性,本院特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入组分析。为分析氯沙坦钾对血清尿酸的影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缬沙坦、氯沙坦钾治疗,分析两组24 h尿蛋白、血尿酸。结果:治疗后,对照组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观察组降更低,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氯沙坦钾药物会对血清尿酸产生明显影响,可降低尿蛋白,同时减少血清尿酸含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氯沙坦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血清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补肾活血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作为研究对象,将18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划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常规对照组,均为9例,对于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单用替米沙坦,对于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补肾活血汤,对比两组疗效与评分。结果:从临床治疗结果和中医证候积分来看,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均更为理想,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联合替米沙坦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疗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这一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补肾活血汤 替米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利用补脾益肾汤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探讨在其中的具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5-2020.5月收治的76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西药抗凝、降压、利尿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抗凝、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汤饮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施补脾益肾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同时生活质量评分也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利用补脾益肾汤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共选择 79,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 38例,常规治疗)、试验组( 41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临床疗效、 24h尿蛋白。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2.68%,较对照组 76.32%高, P< 0.05;两组治疗前 24h尿蛋白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更低, P< 0.05。结论: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缬沙坦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尿蛋白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高血压 缬沙坦 24h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