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收集病例资料,对52例(62眼)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2例(62眼)患者术后随访8~18个月,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排异反应。复发3眼,复发率为480%。结论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应用于患者,效果优良。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 自体球结膜移植术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膜下转移改良法联合丝裂霉素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结膜下转移改良法联合丝裂霉素对45例(51只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12~24个月随访。结果50只眼治愈,一只眼复发。结论结膜下转移改良法联合丝裂霉素有效的降低复发,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结膜下转移改良法 丝裂霉素
  • 简介:腐乳是一道做法简单,可是口感和味道却并不简单的菜肴。由于出锅后的菜品色泽红亮、五花肥而不腻,两百多年以来,一直受到食客的喜爱和欢迎。而关于这道腐乳,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民间故事呢。

  • 标签: 传说 民间故事
  • 简介:摘要目的从胰腺海绵血管瘤的个性案例出发,提醒影像学同行,在相关影像学检查出现相应征象后,应高度关注胰腺海绵血管瘤。方法在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B超、CT及MRI检查。MRI检查主要采取平扫加增强检查法。结论胰腺海绵血管瘤虽临床上十分罕见,但B超、CT及MRI检查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一些较为特异性的改变。若MRI平扫发现胰腺行径区巨大块状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则应考虑胰腺海绵血管瘤。

  • 标签: 胰腺 海绵状血管瘤 MR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缝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锤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1月共收治新鲜锤指畸形32例,均采用Bunnell双针缝线缝合修复指背伸肌腱并固定于指腹的改良缝合、细克氏针固定远端指间关节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夜间仍用支具固定至术后第8周.术后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5个月,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1例由线结反应导致手术切口感染,术后锤指畸形复发;其余患者手术切口均Ⅰ/甲愈合.根据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优17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改良缝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新鲜锤指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锤状指 改良缝合 克氏针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盘半月板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对36例39膝术前确诊为盘半月板损伤且有临床症状的患儿行关节镜手术。结果33例36膝获随访,随访6个月~6年,平均45年。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优32膝,良3膝,优良率972%。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儿童盘半月板损伤,在明确诊断的同时,以其微创,恢复周期短等特点,达到了良好的诊断治疗效果。

  • 标签: 关节镜 治疗 儿童盘状半月板
  • 简介: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MS1153。摘要目的为面部骨性不对称畸形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方案,实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定点,定位,定量诊断。方法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通过人工定点方法选择3个位于面部中线上的解剖标志点构建正中矢面,提出一种定位容易,可重复性好的构建人体正中矢平面的方法,为后续的角度及线距测量奠定基础。近年,随着颜面审美要求的提高,患者对其面部对称性的关注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为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治方案是当今正畸、正颌外科学发展的热点。研究颅面结构对称性的方法有很多,如直接观察、人类学测量、头颅定位后前位片,面部照片的间接测量、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术、X线立体照相术、激光扫描技术、CT、核磁共振等均可用于颅面部不对称性的分析。[1]以上方法无论三维与二维均为正中矢面两侧对应部位的线距,角度,面积的测量与比较。也就是必须首先在正中矢面两侧分别定点。因此正中矢平面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关于正中矢面确定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对于诊断颅面部不对称畸形较理想的正中矢平面,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确定人体颅面部正中矢平面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睫肌麻痹前后青少年近视屈光参数变化的规律以及散瞳后的屈光参数与屈光度的关系进行了解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眼科在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就诊的61例121眼青少年近视患儿,并根据睫肌麻痹前后的检测数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轻度近视组与中高度近视组。观察两组青少年在睫肌麻痹前后近视屈光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了解两组青少年散瞳后的屈光参数与屈光度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显示,睫肌麻痹前后青少年近视患儿,两组屈光度,和前房深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轻度近视组青少年的变化高于中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P>0.05,与睫肌麻痹没有明显的相关性;AL/CR比值在中高度近视组高于低度近视组,与屈光度呈反比关系。结论青少年近视屈光度和前房深度在睫肌麻痹下存在差异,轻度近视组受调节的影响更为明显;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在睫肌麻痹下没有明显变化;近视屈光度是眼轴延长和角膜屈光力增加两种因素所致;AL/CR比值与屈光度呈反比关系。

  • 标签: 睫状肌麻痹 青少年 屈光度 屈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