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也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最终环节.中医古籍并无心力衰竭之病名,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喘证、水饮、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心衰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引起,病位在于心,主要涉及肺、脾、肾诸脏.中药抗心衰疗效确切,且"药对"具有紧扣病机、功效专一、药简力宏、疗效显著等特点.王和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擅用药对治疗心衰,如杏仁与薏苡仁、黄芪与葛根、葶苈子与桑白皮、麦冬与五味子等,临床验证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王保和 药对 心衰
  • 简介:摘要:决明子是临床上常用中药,具有清肝明目、泻下通便等作用。现代临床与药理学研究发现决明子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脂肪肝等多种肝病具有防治作用。本文对决明子在这些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决明子 保肝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对其实施肛手术,术后随访病人对控便能力的满意度、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显示,三组术后1年排便反射和控便能力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术后3年复查时对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手术治疗效果完全满意的有120例,基本满意的有48例,没有不满意病例。结论:超低位直肠癌肛手术可以避免造成永久性的造口,术后患者排便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基本上可以根治,并且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治疗低位直肠癌肛手术的主要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保肛手术 超低位直肠肿瘤 手术后控便能力 预后
  • 简介:本文论述了在问诊不及的情况下,以脉诊为先导,通过以脉测证,参以望、闻、按诊,找出突破口,再试以问诊,最后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诊断的一种方法。该诊法是在四诊合参的原则指导下打破常规的一种特殊诊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脉诊 特诊法 四诊合参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心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检测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g)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4.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F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Fg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MB、CK、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患者的AST水平亦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CK-MB、CK、LDH、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XB2、E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GF1α水平升高(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TXB2、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心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血浆PGF1α及降低TXB2、ET水平有关。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黄芪保心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困难性胆囊内镜微创胆的手术技巧。方法:收治困难性胆囊内镜微创胆手术患者36例,收集临床资料,探讨困难性胆囊内镜微创胆手术的手术技巧。结果:34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2例在中途转为开腹手术或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论:在进行困难性胆囊内镜微创手术时,首先应在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了解解剖结构,辨清关系,对相应组织实施钝性分离,解剖应紧贴胆囊,以确保胆囊管通畅为原则。

  • 标签: 胆囊 内镜 微创手术 手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