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中医临床观察和理论探讨从症、证、病、治法、文献、文理、医理等方面对热感冒病因属热提出质疑,认为此证发病非感受热病邪所致,实由外感风寒所致,属伤寒日久出现的兼变证,治法亦不能局限于“辛凉”。

  • 标签: 感冒 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
  • 简介:目的探讨菝葜鞣质肺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菝葜临床用于治疗肿瘤疾患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细胞计数仪测定给药后肺癌细胞的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WestrnBlot检测Bcl-2、Bax及Cyclin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菝葜鞣质可升高肺癌细胞死亡率、诱导细胞凋亡并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Bcl-2、CyclinD2表达水平下降,Bax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菝葜鞣质具有肺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及CyclinD2的表达促进A549细胞凋亡并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 标签: 菝葜 鞣质 肺癌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 简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文通过消散的证析方解及以药为主,配伍理血药、祛湿药及补益或扶正之品的组方结构,浅论对后世医者治“疹”方剂组方思路的影响。

  • 标签: 消风散 方剂 风(瘾)疹/湿疹 组方思路
  • 简介:目的观察坐浴二号洗液对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和豚鼠磷酸组胺致痒模型的炎、止痒作用。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50只和豚鼠50只,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坐浴二号洗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昆明小鼠每天分别涂抹蒸馏水、金玄痔科熏洗散和低、中、高剂量坐浴二号洗液于右耳廓左右两面2次,连续给药6d;豚鼠右后脚背脱毛,每天分别涂抹蒸馏水、赛庚啶软膏和低、中、高剂量坐浴二号洗液2次。末次给药30min后,小鼠于右耳廓两面涂二甲苯致肿,检测各组耳廊肿胀度;豚鼠用砂布擦伤豚鼠右后脚背脱毛处,在创面滴磷酸组胺致痒,以豚鼠出现回头舔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记录并比较各组的致痒阂。结果至用药结束,各组均未见死亡。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都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和提高豚鼠的致痒阂,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豚鼠致痒阈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坐浴二号洗液有明显的炎和止瘁作用,且其药效作用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强。

  • 标签: 坐浴二号洗液 抗炎 止痒 药效作用 金玄兰科熏洗散 赛庚啶软膏
  • 简介: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对长期力竭大鼠抗疲劳性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反复游泳实验制造长期力竭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大鼠温和灸神阕穴15min,隔日1次,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不接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的力竭时间及实验前后的体质量,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力竭运动24h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血尿素氮(BUN)浓度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第10次游泳时间比较,艾灸组明显较模型组长(P〈0.01)。艾灸组大鼠第7次、第10次力竭运动前体质量增长速度慢于同期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均较空白组升高(均P〈0.01)。艾灸组大鼠血清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艾灸神阙穴可以降低长期疲劳大鼠血清中的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改善疲劳症状。

  • 标签: 灸法 温和灸 神阙 力竭运动 疲劳 大鼠
  • 简介:目的:探索温针结合痉挛支具以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成2组,其中50例应用温针结合痉挛支具联合治疗痉挛性偏瘫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50例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2个月、3个月时分别评价日常生活能力(BI)、Berg平衡量表、最大步行速度(MWS)、步行功能(Holden)进行评分。使用肌电图仪对患者进行H反射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结合痉挛支具治疗痉挛性偏瘫效果更为明显,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Berg平衡评分、步行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步行功能(Holden)分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患者H反射亢进,潜伏期时间有所缩短至,肌电图波峰增高,说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而观察组患者H反射潜伏期缩短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波峰没有增高现象,说明患者H反射情况较好。结论:温针结合痉挛支具治疗痉挛性偏瘫较常规康复训练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温针结合抗痉挛支具 痉挛性偏瘫 疗效比较
  • 简介: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外感热病,可参照中医风温肺热病辨证施救。不同年龄、性别、内伤基础病的患者患有肺炎时其病情程度、疗效、并发症、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临证时应详细采集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信息,仔细辨别其状态,从状态论治肺炎,才能应对复杂而多变的临床特点而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这在老年人或者基础病较多的患者因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的难治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辨治中显得尤为重要。从息论态、从态论治是状态论治的核心思想,是中西医互参模式下诊治复杂而疑难临床病证的可靠而可行的辨治思想,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治疗法则。

  • 标签: 中西医互参 肺炎 外感热病 风温肺热病 状态论治
  • 简介:探索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针刺镇痛、炎效果影响因素,通过检索与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具有较好的镇痛炎效果,镇痛效果出现较早,一般出现在针刺后5h内,而炎效果出现较晚,在针刺后15d效果较佳,说明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镇痛与炎效应存在差异,其起效的作用途径可能不同。

  • 标签: 电针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