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生理现象,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出汗可以排泄出人体代谢的废料,如尿素、脂肪酸等;可以起到调饰人体体温的作用,并通过汗的蒸发和体表幅射作用带走人体内多余的热量;

  • 标签: 自汗 疗法 成因 盗汗 人体新陈代谢 生理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体检抽血时体检人员出现晕针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对处理晕针情况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94名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有47名体检人员,对照组实验组在抽血时均接受一定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同时接受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体检人员的晕针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抽血过程中,实验组的晕针发生率(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抽血后,实验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95.74%)比对照组高出17.02%(p

  • 标签: 体检抽血 晕针 护理干预
  • 简介:肥胖是由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导致的普遍现象,从1992--2004年的12年间,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肥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杀手,肥胖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深入分析肥胖的成因并提供有效的减肥方法。

  • 标签: 肥胖 成因 减肥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41例趺阳脉为涩脉的患者,先用NX-3型多功能脉图仪,对切诊为涩脉的病例将脉象仪的传感器探测点置于被测试者趺阳脉搏动最明显处描记脉图,选其中参照脉图基本一致的作为的样本测取数据,从脉图上读取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然后在同一下肢用彩超检测动脉壁和血流,分别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探查股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趺阳脉)。测得对应下肢动脉各段斑块、狭窄处的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各取其平均值。结果指切法脉图法符合率70.69%,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分别平均血流速度(x1)、平均阻力指数(x2)成二元线性回归(P<0.05),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成一元直线相关(P<0.05)。结论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趺阳脉 涩脉 下肢动脉血流速度 下肢动脉阻力指数
  • 简介:为探索躯体变形障碍的心理病理成因,结合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选取5位20~42岁的躯体变形障碍患者进行访谈.发现患者表现为由最初的体像不满逐渐加重为躯体变形障碍的长期、慢性化的病程特点;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受到情感忽视、负性评价、挫折经历、媒体影响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躯体变形障碍的产生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躯体变形障碍 成因 质性研究
  • 简介:中医理论是以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中医学现代控制论在方法论上有惊人的相似,即藏象经络学说形成的思维方法是现代崭新的科学认识论。研究中医学藏象模型的内容,为人体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途径。

  • 标签: 藏象学说 控制论 《内经》
  • 简介:防御性医疗行为可分为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和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主要是医务人员为避免卷入医疗纠纷中而采取的防御措施。为应对防御性医疗行为,必须对其运用多种手段来实现综合管理。《侵权责任法》第63条对部分防御性医疗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但是从侵权责任的责任构成角度来综合分析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法律后果发现,由于立法司法的相对不完善,防御性医疗行为的侵权责任的认定较为困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有必要强化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立法司法,从而合理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 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 相当因果关系 医患关系
  • 简介:近年来护士心理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阐述了护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了护士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管理制度、创造沟通环境和支持系统、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4个方面的对策。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护理管理
  • 简介: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信是对自身的认同和尊重。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我国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文化自信愈来愈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分析当前文化自信的缺失成因,提出实现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加快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支持。

  • 标签: 文化自信 缺失成因 实现路径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医院内感染的认识逐步提高,医院内的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病人增添了新的痛苦,而且影响了病床的周转率和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医疗质量。

  • 标签: 医院 院内感染 预防和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标本采集点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对2020.1-2月医院标本采集点感染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点感染主要以医务人员为主,感染因素包括人群免疫力低下、防护措施不到位、采集手段不完善等。坚持依法家纺织,对防护及消毒要求合理规范,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论: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点感染成为疫情防控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控制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采集点 预防 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超声科的240例患者,根据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时间,将其分为2016年1-7月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前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后的观察组,每组各12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消毒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管理措施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易感人群、医疗人员感染意识淡薄、仪器消毒不到位、介入手术、环境卫生较差等因素所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消毒合格率明显增高,医疗人员手表面细菌数、医疗设备表面细菌数、空气中细菌数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超声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

  • 标签: 超声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抗结核疗效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诊治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诊治为单纯肺结核患者55例为对照组,均给予2HREZ/6HR治疗方案抗结核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降血糖药物、饮食等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结果治疗组的病灶好转率为72%,痰菌转阴率为76%,空洞闭合率60%均低于对照组,而复发率(6%)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控制较好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有效率达8461%,显著高于血糖控制水平中等组和较差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疗效较差,其血糖水平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肺结核 血糖控制 糖尿病 抗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的优化设计及其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8月,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应用于ICU危重患者,对他们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实施每日查检,同时将查检单干预前的2013年7-12月的ICU患者相关情况作为对照,以ICU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插管及留置导尿管等导管的使用率和每千导管日感染率为考察指标,比较质量查验单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插管、留置导尿管的使用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每千导管日感染率方面,中心静脉导管及呼吸机插管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留置导尿管干预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验单应用于ICU,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保护患者,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ICU的监护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 标签: ICU 医院感染控制 质量查检单 设计
  • 简介: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31)摘要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急诊绿色通道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效果。方法建立控制急诊绿色通道医院感染的理想流程管理模式,评价流程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效果。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微生物细菌学各项监测指标应用流程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的建立应用,提高了急诊绿色通道医院感染控制能力及医疗护理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