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经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是热病为汗病也,而何尝有所谓证哉?遍考《素问》《灵枢》诸经,并无证之名,故刘守贞论伤寒,无问三三阳,皆一于为热,而无有寒者。故曰伤寒无证,证乃杂病也。然而仲景则云无热恶寒者,发于也。夫无热恶寒,则知无阳经之郁热,而发于,则知不从阳经之传入,故有四逆、理中之用。而谓伤寒之无证乎?不知伤寒之有证也。有真寒直中少阴经,而名为证者;有房欲伤肾,虚寒上下阴虚,而名为证者。

  • 标签: 阴证 无热恶寒 阳经 三阴三阳 四逆 虚寒
  • 简介:煎为张景岳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颇多,且效果显著。报道临床跟师学习中遏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飨同道。

  • 标签: 固阴煎 中医妇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本文从《易经》、《内经》入手,深入探讨了现代名医祝味菊的“阳常不足,常有余”学术思想之渊源,并结合临床实际,探究形成其原因有10个方面,认为“阴盛阳衰”是当今多数疾病所呈现的重要病变机理和发展趋势,在治疗上应当以扶阳为主。故祝氏这一理论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阴阳 不足 有余
  • 简介:会阴痛综合征属中医"痛"的范畴,现代医学对于会阴痛综合征多采用止痛药物及神经阻滞等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具有辨证、分经论治的特色。本文记录通过针刺治疗会阴痛综合征1例,以调节肾经为主,选取会阴穴、阴陵泉穴为主穴,采用透经补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阴痛 针刺 会阴穴 阴陵泉
  • 简介:立足于《脾胃论》原文明确了火的范畴和实质,从心火、肝(胆)火、相火与脾胃生理、病理相互影响的角度,按脾胃先病和脾胃后病分析了火的产生机制,简述了火的见症和治疗。

  • 标签: 脾胃论 阴火 李东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240例留置尿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预防漏尿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措施。将神经内科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240例长期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干预组病人潜在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发生漏尿例数、控制率和漏尿减轻率方面结果。结果干预组120例病人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留置尿管病人发生漏尿例数明显减少,漏尿控制和减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序贯式更换尿管配合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留置尿管病人漏尿,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留置尿管 漏尿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养方(YQYYF)治疗2型糖尿病气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气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方,疗程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FINS)、空腹C肽(C-P)、餐后2hC肽(2hC-P)、胰岛细胞功能相关指标(HOMA-IR、HOMA-B)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BG2、h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P2、h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BG、2hBG水平及HOMA-IR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C-P2、h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养方可以改善气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方 胰岛Β细胞功能
  • 简介:扶阳抑治法是扶阳抑学派(火神派)的基本治病思路,其应用的基础可概括为阳主从的重阳观、阳虚渐增的体质观、"阳常不足,常有余"的病理观、阳虚盛的病势观和阳虚上浮、外越、下陷的火病机观,遣方用药尊崇仲景,温药扶阳,擅用附子。

  • 标签: 扶阳抑阴法 阳主阴从 附子 治法
  • 简介:据法新社报导’五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就沙特两名医务工作者感染致命病毒一事发表声明称:”这是首次有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後被确诊感染nCoV(新型冠状病毒)。”并建议医疗机构“对近期从存在严重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地区返回的人员提高警惕。”

  • 标签: 冠状病毒 呼吸道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 医务工作者 医护人员 致命病毒
  • 简介:盛格阳证系由阳气过衰、阴气过盛,逼迫衰弱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阳虚是其本质。笔者临证治验盛格阳证两例,现报道如下。1盛格阳于上俞某,男,68岁,2007年4月6日就诊。诉面部潮红、

  • 标签: 阴盛格阳证 医案
  • 简介:系统整理和分析清代医家吴澄在其著作《不居集》中的脾观及"理脾"诸法,从其观念形成、治法治方创立、制方用药规律三个维度,发现吴澄创立"脾学说",是脾胃分治学说的系统总结和历史性跨越。吴澄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法,选方用药多取芳香轻清之品,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脾学说。

  • 标签: 脾阴学说 脾阴观 理脾阴
  • 简介:麻疹属中医"斑疹"的范畴,为温病热邪深入营血之象。现在的临床上麻疹常见于成人,发病特征与典型的儿童麻疹有异,而重症危重症在成人麻疹中多见,病情复杂,一般临床治疗方法较难收效,故防止重症危重症的出现是防治要点。历代医家治法各有不同,但以透热气法最为有效,而此法祛邪又以"透"的思想为关键,其精髓在于针对病因"透"邪外出,进而调达气机,以求营分热邪有外泄之路,故称透热气法。本文结合治疗麻疹验案一则,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透热转气法 麻疹 温病 斑疹
  • 简介:目的:探讨式超声诊断慢性盆腔炎的价值。方法:对20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式超声检查。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盆腔炎的203例病人,经治疗均得到痊愈及好转。结论:超声检查盆腔炎,特别是阴道超声,有很多优点,无创伤,无不良反应,患者作阴道超声检查还可不憋尿。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阴式超声 诊断
  • 简介:中医学的“斑疹”,为温病热邪深入营血之象。历代医家治法各有不同,可大体总结为清营养血法、凉血散血法和透热气法,其中尤以透热气法最有效,而透热气法祛邪又以“透”为关键,将其向外延伸,可归纳为宣透法,凉透法,养透法。本文从上述“三透法”结合历代医家观点,试述“透”在透热气法治疗斑疹的理论内涵。

  • 标签: 透热转气法 温病 斑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接种率状况,探讨提高接种率的对策。方法统计2009~2012年在我院住院分娩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抽取我院2009~2010年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2周做PPD试验阳率8645%、2011~2012年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2周做PPD试验阳率9738%,P<0005。结论影响卡介苗接种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针头斜面长度、接种部位皮肤的固定、接种方法与剂量不足、接种技术、接种人员等,都是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及免疫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预防接种 阳转率 接种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