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舒缓疗护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肿瘤患者开展舒缓疗护治疗,并进行疼痛评分(NR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比入院前以及入院1月后的评分情况,研究分析舒缓疗护的服务效益。结果:晚期肿瘤患者经过舒缓疗护治疗后,患者入院1月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入院前的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入院前的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晚期肿瘤 舒缓疗护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本理念下临终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探讨了3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入组,随机抽签分组后,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89±3.24)分、(96.84±1.87)分、(5.42±3.48)d,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终关怀护理 晚期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试验组;同期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参照组;两组于临床同时接受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CD4+CD25high(3.65±0.9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艾曲泊帕在实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实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抽取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组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14例,常规组未使用艾曲泊帕治疗,研究组使用艾曲泊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85%(13例)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57.14%(8例),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艾曲泊帕 实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消化道肿瘤病人3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胃肠道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8%,未见肺栓塞与死亡病例。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6.77%,肺栓塞发生率为3.11%,死亡率为1.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使病人掌握并运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收治的患者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从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测定技术进行诊断,分别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以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测定技术应用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相比,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的监测指标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P<0.05)。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后,阳性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5.36%)、(22.73%)、(66.67%)。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后,阳性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1.03%)、(68.18%)、(91.03%)。相比后者优质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效果明显,可在今后检验中加大推广及应用力度。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程化手术护理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纳入84例纵隔肿瘤切除患者进行探究活动分析,(时间:2018年12月~2021年3月),行护理对比性探究分析,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n=42),实验组(全程化手术护理,n=4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肺炎、胸前粘连、肩关节僵硬)。结果:(1)临床数据:两组相较,实验组临床数据,改善明显,(P<0.05);(2)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运用全程化手术护理干预后,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全程化手术护理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术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