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医院药学学生;共36名(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为2020年12月)。回顾性研究,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法,18名)和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18名)。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医院药学学生的成绩(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以及教学反馈情况(目标明确、掌握重难点、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结果:对比两组医院药学学生的成绩以及教学反馈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常规教学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药学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在诊断退行性OA(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与其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1~2020.1期间医治的100名退行性OA病人,每例病人皆实施X线诊断,同时皆由手术病理证实存在退行性OA,对诊断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男性病人中,79.71%者的两侧胫骨关节和髌骨关节皆受损,20.29%者的两侧胫骨关节和髌骨关节为单独损伤;在女性病人中,51.61%者的两侧胫骨关节和髌骨关节皆损伤,48.39%者的两侧胫骨关节和髌骨关节为单独损伤。在所有病人中,29.00%者并发关节肿胀,31.00%者并发2、3掌指关节肿胀,52.00%者累及四肢大关节,17.00%者累及脊柱,17.00%者累及四肢小关节。结论:在诊断退行性OA方面,X线检查的应用率较高,且可获得较高准确度,安全性也有所保障,并可于很短时间内得到检查结果,在临床中此项检查具备推行价值。

  • 标签:  X线检查 退行性OA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应用于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期间本院接诊的高位肛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施行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治疗,对比两组高位肛瘘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高位肛瘘患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感染、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位肛瘘患者积极开展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治疗的效果突出,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值得作为高位肛瘘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高位肛瘘 肛肠外科 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