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筛选软枣固态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及比较软枣发酵前后的抗癌效果。方法: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软枣进行固态发酵,以总黄酮含量和活茵数为考察指标,首先对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再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优选,最终筛选出软枣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采用MTT法,考察软枣发酵前后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效果。结果:软枣固态发酵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为37℃,软枣与大豆配比为5:3,发酵时间为4天,初始含水量为100%,接种量为15%。软枣发酵后产物的抗癌作用强于发酵前软枣。结论:验证试验表明,筛选的软枣固态发酵最佳发酵工艺稳定、可行,发酵后抗癌效果增强,本试验为充分利用此药材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固态发酵 软枣猕猴桃 抗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肝损害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肝损害新生儿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人。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单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 37.50% ( 15/40 ),有效率为 40.00% ( 16/40 ),无效率为 22.50% ( 9/40 ),有效率为 77.50% ( 31/40 );患者治愈率为 60.00% ( 24/40 ),有效率为 35.00% ( 14/40 ),无效率为 5.00% ( 2/40 ),有效率为 95.00% ( 38/4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还原型谷胱甘肽 新生儿肝损害
  • 简介:目的:评价通痹方对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用通痹方治疗,用药4周后观察通痹方对其血糖和AR及ET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红细胞AR活性及ET水平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痹方治疗组血糖、红细胞AR活性及,ET水平明显降低,与糖尿病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痹方可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AR及ET活性。

  • 标签: 糖尿病 通痹方 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血浆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