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通过总结近年来急诊医学教学存在的优点及不足,思考与探索急诊医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及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技术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急诊医学 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刘柳青(197212-),男,汉族广东省梅县,大专学历,职称儿科主治医师。摘要通过对近9年来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分类总结,证实不管是以“痰”、“瘀”、“痰瘀互结”,还是以“肺病治肠”、“肝气不舒”为切入点,进而拟方制方治疗小儿哮喘,皆可见中药在控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有令人肯定的疗效。

  • 标签: 哮喘 中医药 病因病机 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对误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刺激性干咳,发作反复性多次,肺部体征少见,误诊率较高。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病史询问不够详细、相关辅助检查缺失、对病情分析不够全面为导致误诊的主要因素,应提高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注和重视,增加对本病的了解和临床症状、体征的掌握,完善诊断标准,防止和减少误诊发生。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药物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ug,每次1吸,每日2次,结合定喘贴,贴敷于定喘穴、肺俞和足三里穴,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每月进行1疗程;对照组单独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ug,每次1吸,每日2次,30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跟踪观察3个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哮喘在增高FEV1和降低lgE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能够增高FEV1和降低lgE的表达,可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穴位贴敷 FEV1 lgE
  • 简介:作者简介居来提.赛买提(1968-),男,维吾尔族,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1~12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收治观察室患者资料,探索其就诊规律,从而为加强急诊特色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同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研究完整年度内急诊观察室收治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类、季节影响、急诊死亡原因等项目。结果共有3664例被收入观察室,其中男性1952例,占5328%;女性1712例,占4672%,男女性别之比为1.021。年龄分布从3个月~94岁,平均年龄(442±364)岁,以38~6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在所有病例中,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最多,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占第3位。收治患者以12月份最多(1012例),2月份最少(735例)。死亡原因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结论急诊科患者具有病情重,病种多、变化快等特点;完善管理体系、优化急诊流程,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急诊观察室 分析 管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方法,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在急诊科设立护理组长值班制,实行24h无缝隙管理。结果夜班护理质量指标夜查房均分由85分上升到99分,全年护理投诉量由19起减少为零起,患者满意度由75%上升至99%。结论设立护理组长值班制可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提高管理效率。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组长 值班制 护理质量 满意度Set of head nurses on duty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ergency nursing
  • 简介:摘要目的就小儿过敏性哮喘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0例小儿过敏性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治疗,不再采用其他的抗过敏类药物,而只采用脱敏液进行治疗。结果200例治疗组患儿显效111例(555%),有效83例(415%),无效5例(25%),总有效率为975%;200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5例(75%),有效39例(195%),无效146例(730%),总有效率为27%,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较好。可有效地减少复发,缩短治疗时间,缓解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哮喘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伤后的应对方式,提出预防及伤后的对策。方法对急诊科工作的38名护士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8名护士均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100%。结论急诊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且发生针刺伤后无一人进行了正确的伤后处理。因此,加强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相关因素的了解,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建议性提出针刺伤后的对策,对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 针刺伤 对策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syringe injury in emergency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急诊外科抢救严重创伤病人发展与建设模式进行分析。方法对我科抢救9例心脏大血管创伤的救治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颈总动脉裂伤患者32h后死于DIC。另外6例完全康复。结论心脏大血管损伤多是严重创伤,且伴有其它合并症,这种严重的原发损伤常在短时间启动继发性损伤的链条而导致严重后果;院前急救——急诊手术——EICU一体化急救模式是综合医院救治严重创伤的较合理模式。

  • 标签: 急救 急诊外科 心脏大血管损伤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止得咳冲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痰阻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氨茶碱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0.1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得咳冲剂口服,每次15g,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2周后,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呼气流量的峰值(PEF)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治疗组的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得咳冲剂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与单纯使用氨茶碱相比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止得咳冲剂 中医药疗法